第(2/3)页 眸子微眯,靠近老头儿,伸手拽着老头儿最近蓄的小胡子,“说实话!” 郝教授疼得嗷嗷叫,“哎呀,学生代替老师,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隔壁学院的张教授都是直接安排自己学生的,说都不用说,还是学校通知的。你看我多好,还来找你了。” “那我是不是还要给你办桌答谢宴啊?老郝!” “如果有,还是小薛亲手做的,那就最好了!”郝教授是一点都不含蓄,笑得像是偷到灯油的老鼠。 晚年开始有些发福的小胖老头儿得儿得儿的笑,看得宋缨站在旁边满脸无奈。 她还能怎么样呢? 当然是答应啊! 这两年来,老头儿也不知道是哪根筋突然通了。 知道底下的学生最怕的就是戚淮,老头儿对戚淮诉苦撒娇卖可怜简直是无师自通。 光是用这招对付宋缨,那就是一使一个准! “成吧,我这就去叫小薛!” 吃饭的时候,郝教授顺便给宋缨解释了一下这次的文学奖为什么选择在水木,以及来参加文学奖的都有什么人。 “大部分作家和编剧协会的,出版行业的人你都可以随意。就是一个人,你要注意点。” “谁?”宋缨早在《异闻录》大火的那年就收到了作家协会的邀请函。 现在也是全国作协的一员。 只是她性格懒惫,参加沙龙的次数屈指可数。 主要,那些沙龙聚会其实大多时候都是听一些男作家吹牛侃大山,女作家能聊的,其实也没有那么风花雪月,更多的还是油盐酱醋茶。 宋缨年少成名,有些话题确实是聊不进去。 加上,协会里有些作风也是她不喜欢的。 除非必要,她一般都不会去和那些人多接触。 “赵风华,听说过吗?”郝教授也不含糊,直接和宋缨解释:“赵风华早些年有一些不错的作品。尤其是他在特殊时期被困在牛棚里还依然创作的时期写的那本《乡土》。” 宋缨点点头。 她当然听说过赵风华的名字。 她的初中语文课本上还有赵风华的作品选段。 是现当代作家中,比较出名的一位了。 “他,怎么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