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就是我们兰州的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林旭对照着这句话看了看,汤水清澈,萝卜白净,辣油红润,蒜苗翠绿,面条黄亮……还真一一对应了。 想想上学时候吃的兰州拉面,好像没有这么讲究。 别的不说,光那薄得一吹就能飘走的肉片,就比这大片牛肉差了一大截。 “尝尝吧林师傅,我这……” 尹宏斌话还没说完,戴建利就睡眼惺忪的走了进来: “老尹你这有啥……我去,这牛肉面不错,来来来,让我给你把把关,老戴我别的不行,但尝咸澹还是很有把握的。” 说完他接过碗,随便吹了吹碗中的牛肉汤,随即便喝了一大口: “哈,舒坦,喝断片儿后来上一碗牛肉面,真是快活似神仙……林兄弟,你学会了没?没学会我教你,我们内江的牛肉面也是很出名的,不比兰州牛肉面逊色。” “碗放下你给我滚!” 尹宏斌骂了戴建利两句,随即冲林旭说道: “昨晚这家伙喝醉后怎么都叫不醒,就在楼上开了房间,把他扔进去了,不过廖主任说了,房费从工资里扣,看你下次还敢不敢喝这么多。”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两人闲聊时,林旭看锅里刚刚煮面的汤还沸腾着。 便提着自己刚刚抻出来的韭叶丢了进去。 林旭不懂牛肉汤怎么熬,但煮面还是一等一的,完美级煮面手法,不比尹总厨煮面的手艺逊色。 煮好把面捞出来,用快子夹几片牛肉摆上去,再摆上一些萝卜片,抹一点雪白的牛油,兑入牛肉清汤。 很快,一份完美的清汤牛肉面就制作出来。 他尝了尝,面条爽滑,带着牛肉汤的浓郁鲜味,入口有种手擀面的感觉,但相对于手擀面来说,又多了一丝丝的碱味。 这应该就是放蓬灰的缘故。 长江以南地区喜欢吃这种加了碱的面条,口感好,易保存,不容易被汤泡烂。 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没法喝煮面的汤了。 跟北方地区“原汤化原食”的饮食理念相冲突。 戴建利见林旭上来就开始吃面,便说道: “加点醋加点醋,蓬灰很霸道,不加醋中和一下对胃不好。” 林旭转身拎着调料区的香醋往碗里倒了一点,原本辣椒油的香辣顿时变成了酸辣,牛油的油腻感一扫而空,吃起来只剩下浓郁的香。 “好吃,真过瘾!” 真是不吃兰州牛肉面,不知道兰州拉面的差距有多大。 当然,成本也相差很多。 就尹总厨这碗面,怕不得卖到三位数。 而这些钱,足够八九个人在兰州拉面馆里吃饱了。 “林兄弟,你师兄可等着你把拉面学到手就给我们表演清汤挂面呢,你学的咋样了?可不能让我们等十年八年的啊。” 一旁的尹宏斌指了指林旭碗里的韭叶面说道: “这是林师傅自己拉的,这熟练程度,感觉十三扣以下是绝对没问题的,至于十三扣以上,那就得看天赋和努力了。” 戴建利看了看林旭碗中的面,表情变得惊讶起来: “我去!老谢连我也骗吗?他给我说林兄弟没任何做拉面的基础,这……这特么叫没任何基础?” 林旭吃了片萝卜,清脆爽口,还带着一丝丝甜味。 不错,挺好的。 他笑着说道: “我会做龙须酥,加上前一段时间偷偷找人学过,所以区别不是很大。” 早上林旭在家跟沉宝宝一人吃了一碗老妈临走前冻在冰箱里的馄饨,原本不太饿,但一尝到拉面,却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味儿是真不错。 面劲道,汤好喝,萝卜脆爽,蒜苗清鲜。 之前和面揉面时觉得做法真是复杂,现在看来,真是复杂有复杂的道理啊。 幸好没有闭门造车尝试,这比想象中可难了一大截。 吃饱喝足后,尹宏斌要去熬牛肉汤,为了避嫌,林旭没有跟过去,而是开车和戴建利一块儿离开了十二号楼,准备去二号楼跟师兄打个招呼,然后就回迎春街。 店里那么忙,不能一直来钓鱼台度假啊。 到了二号楼,老戴下车后扣上了自己的总厨帽: “靠,最近降温真是厉害,吹得头皮冷飕飕的,今天中午得让你师兄做点暖和的饭菜,暖暖胃,驱驱寒。” 林旭笑着说道: “我师兄昨晚也喝大了,要不还是我来吧,好久没在二号楼做过饭了,今天也算是故地重游一下。” 你做? 戴建利顿时来了兴趣: “林老弟你准备做什么?不暖和可不行啊,最好能吃得浑身冒汗那种。” 你不是刚吃了一碗牛肉面吗? 林旭推开二号楼餐厅的门,冲前台的谷君丽打个招呼,扭脸说道: “我准备做红焖羊肉,这个可以吧?” 戴建利一听,脸上顿时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这个好,多弄点,这种大冷天,就得多吃羊肉!” ———————— 本章5100字,求月票啊兄弟们,现在还欠2000月票的加更,我调整好就加哈,别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