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把墩墩放在银丝卷旁边拍张照片,再配上“银丝卷滞销,帮帮我们”这样的文字。 随便往网上一上传,就绝对能卖爆。 吃过晚饭,店里进入了忙碌的状态。 陈燕提着打包好的红焖羊肉和曾晓琪开车走了,窦雯静回公司加个小班,而沈国富和谭亚军的酒,也差不多喝到了尾声。 两次每次喝酒不喝多,每人半斤,正好能分一整瓶。 吃饱喝足,各自回去休息。 韩淑珍吃完晚餐就来到楼下,将墩墩一把抱在怀中: “你喜欢穿毛衣呀小宝贝?那回头姥姥学一下织毛衣,给你织一件咋样?” 刚说完,墩墩就用它那圆滚滚的大脑袋蹭了过来,把韩淑珍高兴坏了: “悦悦小时候没学会织毛衣,这次姥姥哪怕花十万块钱交学费呢,也得把织毛衣学会,到时候让小宝贝穿姥姥亲手织的花毛衣好不好?” 一旁的沈宝宝撇撇嘴: “果然隔代亲是吧?记得多织几件,圆领、高领、鸡心领都得有。” 韩主任瞅了女儿一眼: “嗬,还吩咐起我了,你天天说自己是墩墩妈,你咋不织?” “因为我妈也没给我织啊。” 韩淑珍:“……” 要不把婚礼提前到元旦吧,真是一刻钟都不想要这闺女了。 要是没办法提前办婚礼就把结婚证领了,先从户口本里清出去,也省得一天天的气我! 母女俩正日常斗嘴时,粤利粤和他几个小伙伴走了进来: “那个银丝卷……今天店里有吗?” 旁边正看戏的舒云赶紧说道: “有有有,有奶香和红糖两种口味,直接给服务员报就行了。” “好的好的!” 韩淑珍看了闺女一眼: “店里做银丝卷了?” “对哦,还是小时候你舍不得给我买那种。” “那你怎么不拿出来给妈尝尝?” “你都不要我了……” “傻丫头,妈怎么会不要你呢。” 老板娘和韩主任真是有意思,母女关系全靠美食勉强维持……舒云忍不住笑了,笑完又有些羡慕。 自己每次跟老妈聊天,要么被嫌弃不结婚,要么嫌弃不学做家务。 反正就是嫌弃,唠叨起来没完没了。 哪像老板娘这样啊,母女俩天天嘻嘻哈哈的。 这样的母女关系,真是让人向往啊。 沈宝宝上楼,很快就拿了几个银丝卷下来: “昨天还有咸味的呢,葱油花椒面和酱香猪油,比甜的好吃,甜的容易腻。” 今天晚饭的菜挺丰盛的,而且林旭对银丝卷并没有什么情怀,觉得就是面点而已,岳父母不一定看得上,就没往桌上端。 没想到岳母居然喜欢吃。 他忙完厨房的活儿特意下来说道: “妈,您要喜欢吃我这两天多做几种口味,顺便再用杂粮试试,只要您想吃,银丝卷的花样倒是挺多的。” “好的,麻烦你了小旭。” “不麻烦的。” 韩淑珍尝了一口红糖银丝卷,虽然女儿一般般,但女婿真是没得挑。 春节办婚礼时,得给女婿换台好车。 以后养老是指望不上女儿了,所以好东西得紧着女婿。 等沈国富吃饱喝足下了楼,沈宝宝挎上相机包,抱着墩墩,打算跟老爸老妈一块儿回去,到地下室拍一下墩墩玩台球。 虽然上次已经拍过,但小家伙明显没玩尽兴。 今天就让它在台球桌上好好撒撒欢。 他们走后不久,店里的顾客便多了起来。 大家都是奔着银丝卷来的,虽然这只是馒头一样的点心,但因为拍得好,特别是最后的试吃,一下子馋到了大家。 “我要两份银丝卷,一份在店里吃,一份打包,两种口味掺着来。” “我也要个两掺,看看奶香和红糖哪种口味好吃。” “这么多人吃银丝卷啊,那给我再打包两份吧,现在就打包,省得等会儿买完了。” “还有我,我也打包一份,女朋友说不买回去不能进家门。” “同病相怜啊哥们儿,我家那位也是,整天比老佛爷都难伺候。” “……” 来林记吃饭的次数多了,大家也琢磨出了规律。 比如这种新上的热卖产品,不能先吃,而是先打包,不然吃完就有可能已经卖光,那会儿哭都哭不出来。 先下手为强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厨房里,林旭见厨房不是很忙,便提着今天新买的鲜海带,拿着一些老姜去了隔壁的小厨房。 这会儿大厨房比较忙,不适合做甜品改良的尝试。 而且万一翻车了,这多影响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啊。 相对来说,还是小厨房比较合适。 就算没做好,直接往垃圾桶里一倒就行,神不知鬼不觉。 将海带用食盐清洗一下,把表面的海腥味洗干净。 接着切成小片放在高压锅中,再放入老姜切成的片和一大把冰糖,盖上盖子开始炖煮。 生姜热性,具有很好的驱寒效果,所以林旭打算用生姜和海带炖在一起进行尝试,看能不能完成冰糖翡翠膏的改良。 炖海带的时候,林旭也没闲着,他拿来一口不粘锅,锅里加少量水,放入一小碗冰糖,用中火熬化,再换成小火慢慢熬制。 等锅里的糖浆微微泛黄时,加入一碗刚刚榨好的鲜姜汁。 用生姜汁和糖浆做成姜糖汁,做好后他尝了一口,味道倒是挺不错的,生姜的香味很浓郁。 就是因为是老姜榨汁的缘故,辣味有些重。 等海带做好,把这些带着生姜味儿的姜糖汁浇上去,说不定就成功了。 他在厨房忙这些时,下课了的耿乐乐骑着共享单车,和同样骑着车的崔清远来到了店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