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我理解你迫切想炫耀男人的心情,但也不能演……这是啥?鸭掌?” 陈燕碎碎念的来到餐桌前,看到上面摆着的芥末鸭掌,再加上那股子诱人但不呛人的芥末香味儿,眼神当即就直了。 “我去,妹夫做芥末鸭掌了啊?太好啦,正馋这一口呢。” 陈总刚刚还想嘲讽一波呢,但此情此景,嘲讽什么的已经抛到了九霄云外,她现在只想感受一下被芥末辣出眼泪的那种畅快。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舒云递来一双快子,陈燕接过就夹起一根鸭掌送进了嘴里。 刚入口有点冰凉的感觉,接着是小酸甜和芝麻油的香味,然后,一股澹澹的、清凉的辣味逐渐从口腔中升腾起来。 嚼一口冰凉爽脆的鸭掌,芥末的辣味开始变冲。 越是咀嚼,芥末味儿就越浓郁。 而味道越浓,就越想赶紧把鸭掌嚼着咽下去。 随着口腔的咀嚼,芥末的辛辣味儿在口腔中横冲直撞,有着明显的冲击力,等鸭掌吃下去,泪水成串的往下流淌。 说不清是喜极而泣还是破涕为笑,反正很痛快。 “舒坦,太过瘾了!” 陈燕拿着纸巾擦擦眼睛,觉得吃芥末真是舒服,浑身的毛孔都像是被则芥末的冲味儿打开了一般。 林旭过去没怎么吃过这道菜,他尝了尝,看着大家问道: “芥末是不是放多了?” 沉佳悦几人立即说道: “不多不多,芥末鸭掌就得这么吃。” “冰凉酸甜,口感爽脆,这样吃着才过瘾呢。” “好多饭店里特意降低的芥末的量,吃起来总有种悬在半空的感觉,不上不下的,没这窜鼻儿的芥末吃着爽口。” 芥末类的菜品本就是为了爽口通透,要是没了这个作用,那就成了一道酸甜口的凉拌菜,就失去了芥末菜的精髓。 正吃着,沉国富两口子也来到楼上。 尝了尝这道芥末鸭掌后,两人也给予了肯定: “好吃,一口下去浑身通透。” “这鸭掌煮得也到位,有嚼劲,还脆生……小旭这手艺真厉害。” 沉国富吃了两根鸭掌,开始期待芥末墩儿了。 芥末鸭掌一般也就去饭店里才会点一份,而且鸭掌也不便宜,相对来说,还是芥末墩儿更家常一些。 芥末墩儿是一款经典的京味小吃,起源于满族,但因为成本低廉,做法简单,所以便在京城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林旭说道: “我这就去做,快的话中午就能吃上。” 沉国富笑着说道: “没事没事,好饭不怕晚嘛,对了小旭,做芥末墩儿的时候,记得也做点儿黄瓜墩儿,跟芥末墩儿一样,也非常好吃。” 黄瓜墩儿? 林旭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这是津门版本的芥末墩儿。 做法跟腌黄瓜有些相似,不过腌黄瓜是用食盐腌制,而黄瓜墩儿用的白糖。 利用白糖杀出黄瓜的水分,再放入芥末酱腌制,这样做出来的黄瓜酸甜清爽,芥末味儿浓郁,爽口程度不次于白菜做的芥末墩儿。 回到厨房,林旭开始做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有好几种做法。 传统做法是挑那种长得细长同时又比较瓷实的白菜,去根去叶后,整棵白菜切成一寸多高的白菜墩儿。 将这些白菜墩儿小心放在漏勺中,舀着锅里的沸水冲烫三次。 再一个个码放在深一点的盆里。 码好一层,就抹一层刚调好的黄芥末,再撒一层白糖,然后开始放第二层,这样层层叠叠全都摆在盆里。 把盆口封好,再盖上过去家家做腌菜都会用上的小棉帘或者小棉被。 三两天后,盆里的芥末墩儿就做好了,一个个盛到盘子里,再从盆底盛点腌出来的芥末原汤,冰冰凉凉的吃下去,别提多过瘾了。 这种做法出来的芥末墩儿只要保存好,能吃好长时间。 但缺点就是要等好多天,而且芥末粉不能提前发制,得在焖的时候同时进行发,要是用的黄芥末不好,很有可能造成菜品翻车。 所以为了更好的把握住味道,也为了能尽快吃上,芥末墩儿这道美食就有了新的做法。 比如现在林旭做的,当天就能吃上,不仅快捷,而且更容易操作。 他将白菜外面几层老帮去掉,切掉上半截的叶子,接着将白菜帮一片片掰开。 做这些的时候,灶上烧水。 水开将白菜帮一片片下进去,汆烫二十秒左右,捞出来直接投入到冷水中。 传统做法是整个白菜墩儿放在漏勺上冲滚水,但这样白菜腌制的过程太慢,所以把白菜一片片撕下来放进水里汆烫,这个过程就快多了。 重新投凉的白菜捞出来,尽可能把多余的水分去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