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下午三点半,老胡骑着电动车来到店门口,停好车子,从车筐里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的袋子,里面就是林旭要用猪肝。 “你好啊胡老板。” “你好舒店长,你们老板突然要猪肝,这又要做什么好吃的了吗?” 舒云说道: “好像要跟着戴总厨学肝膏汤,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您要不忙可以留在店里等着品尝。” 老胡笑着说道: “那可不行,等会儿我还得守着摊位,可走不开,不像你们,店里有什么好吃的都能第一时间尝到。” “店里好多人之所以来林记,就是这里的员工餐给吸引住的。” 老胡提着猪肝蹬蹬蹬来到楼上,正好碰到了林旭: “林老板,你要的猪肝……正好下午肉联厂过来给我送肉,我让他们捎来的,担心两幅不够,还特意多加了一副。” 要搁陌生客户,老胡可不敢这样做,因为贸然增加食材,会让顾客很反感的。 但林旭这里不用,一听到多加了一副,反而还挺高兴: “那就太谢谢你了胡老板,正发愁两套猪肝有可能不够吃呢,你居然多加了一副,这下子猪肝是绝对够了,甚至还有些富余。” 林旭接过来,看着老胡问道: “留下来一块儿吃晚饭吧,尝尝川菜顶级名汤——肝膏汤。” “不了,得守着摊,傍晚会有一波买菜的小高峰,不能错过。” 老胡摆摆手,跟林旭聊了两句,便蹬蹬蹬的下楼。 到了一楼,他没有直接推门出去,而是让卤品部的徐新华帮忙打包一只甜皮鸭、一只烧鸡、一只盐水鸭。 “晚上跟朋友在家喝酒,有林记的菜能多喝半斤。” 打包妥当后,他拿着手机扫码付款,随即骑着回去了。 楼上,林旭将送来的猪肝泡进清水中。 新鲜猪肝在改刀前可以浸泡,但改刀过后,就不能再清洗了,否则猪肝里面的鲜味会被洗掉。 除了猪肝之外,肝膏汤这道美食要用到的就是清汤了。 川菜三大清汤类菜品,开水白菜、鸡豆花以及肝膏汤,用的都是开水一样的清汤,而正是这样的汤,才让菜品滋味隽永,回味无穷。 要是用浓汤,反而没有这种效果。 有了清汤和猪肝,肝膏汤就能做出来,但为了味道和口感更加出众,厨师们一般还会往里面加入竹孙,让整道汤升级为竹孙肝膏汤。 所谓的竹孙,指的是一种竹林里生长的一种菌类。 这种菌子生长期很短,极鲜嫩,最显着的标志就是破土长出后,会自动垂下丝网状的菌裙,像是穿上了裙子一样。 而菌裙出现后的三四个小时内,假如不采摘,这种穿着白裙子的菌子,就会逐渐融化。 竹孙采摘后,要第一时间进行干制,这样才能长时间的保存。 吃的时候,只要像香孤那样用清水泡发就行。 为了让今天的汤品更上档次,更美味,林旭特意泡了一大把特级竹孙。 这种特级竹孙的价格十分昂贵,就林旭抓这一大把,就能买一大锅猪肝了,甚至一锅都放不下。 没多久,谢保民开着他的卡宴来到了店门口。 车门打开,和老戴一前一后下了车。 “刚刚就不该去探那家店的,什么玩意儿,吃个饭还不让拍,神神秘秘的,味道也不咋样,影响我做肝膏汤的心情。” 老戴下车的时候还在碎碎念着。 谢保民笑着说道: “行了行了,一直咧咧个没完没了,回头让老袁去吧,他块头大,那老板正好也是东北口音,看看谁更横一些。” 两人中午忙完,闲着没事去探了一家最近炒作得挺火的饭店。 刚开始正常拍摄,一切都挺好。 但自从上菜,两人开始挑刺的时候,突然蹦出来一个经理,不让拍摄,甚至用手机拍照片都不行,双方差点打起来。 戴建利咽不下这口气,打算回头再去试试。 越不让拍摄,就越值得拍一下,看你的饭菜到底有什么猫腻。 来到楼上,老戴见林旭在玩手机游戏,好奇的问道: “都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就等着戴哥过来指点呢。” “指点谈不上,就是相互切磋……而且我再不来,老尹怕是会跑过来教你做川菜,上次我教你大盘鸡后,他各种不满,还差点跟老袁和老范打起来。” 林旭:“……” 你先等等……尹总厨各种不满,为什么又差点跟袁总厨和范总厨打起来呢? 你教我做的大盘鸡,跟他俩有什么关系? 林旭虽然没在现场,但却根据老戴平时的作风,脑补出了一出扇风点火的大戏。 钓鱼台搅屎棍的名头可真不是白得的。 走进厨房,谢保民看了看准备的猪肝说道: “三幅猪肝,勉强够用了……要再多点会更好。” 林旭有些不解: “这些猪肝都砸成泥的话,得一盆了吧,才勉强够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