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请先生-《捡个娘子来种田》


    第(2/3)页

    两人做了牛车,穿过昌平镇,又往前行走了十多里里,终于找到了别人说的那个多渔村。

    据说,这个村里是因为鱼特别多才成名的。村里人去河沟里打了鱼来,放在自家的池塘里养着,也算是形成了最初的淡水养殖。

    两人找到了一处位于鱼塘上的一间小茅草屋,据说那里就是那位先生的家。

    只是,这大白天的家里竟然没有人。

    两人将牛车拴好,放下了带来的礼物,沿着鱼塘开始往前走。

    走了一圈,终于在鱼塘下面的一个小河沟边上,看见了一位头戴蓑笠的渔翁。这大冷天的,他穿的很是单薄,旁边的地上放了一个鱼篓子。

    陆曼伸头过去,看见里面一条鱼都没有。再一看鱼钩,竟然是直接放在湖面的冰块上的。

    眼前的场景,莫不是就是那句经典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位老人家,看样子就是那位进士了。思及此,陆曼眼珠子一转,笑道,“老爹,你得在湖面上砸一个洞,才可以钓鱼。”

    闻言,老人头也不抬,还是默不作声的坐在那里。

    陆曼又道,“老人家……”

    “嘘!”老人终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陆曼,“小娘子无事就快走,不要吓跑了我的鱼。”

    两人的对话,让陈子安忽然想起了来的时候,陆曼开玩笑说的姜太公钓鱼的典故。他慌忙上前,深深的鞠了一躬。

    “陈子安见过先生。”

    那老人家闻言,终于抬起头看了陈子安一眼。只见,眼前站着的男子,一身古铜色的皮肤,一看就不是那种只知道死读书的文弱之士。

    顿时就生了一丝好感,“你是如何认出我的?”

    陈子安笑道,“从先生的鱼和鱼篓发现的,先生不是在钓鱼,而是在等人。”

    “哦?”老先生捋了捋不长的胡须,“那你说我在等什么人?”

    陈子安看了一眼陆曼,想起方才陆曼说起这句话时候的神情。下意识的便也学了出来,“当然是等一个先生愿意放弃这鱼塘出山的人。”

    “那你认为你是这样的人吗?”

    这个反问问的真的是很犀利了,陆曼有些担心陈子安会突然失去勇气。因为他一直都是不太自信,主要是从前陈李氏和陈老汉给他的积压太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