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虽然饶文义挺不希望社科院考古所来掺和一脚。 但是湖北考古所这边的接待处事还是没有任何毛病可以挑的。 提前来接机的工作人员,接上社科院考古所的一行人后,给他们安排了一辆大巴车,带着大家便直往城外凤凰山而去。 路上,孔建文等人也都陆陆续续得知了喇家遗址上微博热搜的事,而且还都翻出了几篇稿子看了下。 内容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吹一番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为喇家遗址的大发现震撼感叹一番,给华夏是面条起源国盖棺定论,最后再狠夸一波考古工作者,特别是陈翰。 李教授认真读了几篇文章后,总结道:“嗯,应该是国家的手笔。” “最近十年,考古学界都没有什么非常重量级的发现了,现在好不容易出一个喇家遗址,是应该造造势。” 最近十年,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十年,但是考古学界却显有吃到这份网络红利。 其他学术圈,每年或多或少都有那么几个重量级的轰动发现,被大众各种围观,成为网上现象级热议话题。 可考古学这边就比较乏善可陈了。 比较轰动的发现,都是上世纪或者新世纪头十年的事情了。 比如从86年就开始发掘的三星堆。 比如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也就是出土辛追夫人的那个。 再比如80年出土的楼兰美女。 当时这些大发现也是霸占了各地报纸头版头条,被大众热议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是看了这些考古发现,才决定报考考古学,成为了考古领域的一份子。 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这种轰动性的大发现,却越来越少了。 最近一个比较轰动,在大众中较有知名度的考古发现,也就是09年的时候发现的曹操墓了,当时倒是引发了大众热议。 在那之后,最近十来年,考古学界都没有出现什么震撼的大发现了。 当然,这里的“震撼”,指的是能够引发大众热议的,也就是说要有话题性的。 最近十来年,各种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也没少被发掘,见报也是常有的事,有些对学术界的重要性完爆楼兰美女或者辛追夫人,但是都无法引发大众讨论。 包括喇家遗址,如果不是出土了这碗四千年前的面,单单只是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晚期的遗址,哪怕这是华夏首个灾难遗址,对科研领域来说意义重大,也不会引起大众讨论。 因为这没有什么话题性,也没有出现“知名”历史人物。 大众肯定是没工夫去翻那些枯燥的考古报告,无法理解一些新石器时期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