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抢先一步-《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第(2/3)页
所有人征求的意见瞅向陈瑛,陈瑛这才道:“反对迁都者必定不在少数,贸然提及此事必会成为众矢之的,最关键是陛下也不愿在朝臣中大肆宣扬此事,毕竟陛下刚刚登基,皇位还不满。
一旦着手迁都,很多中立派怕也会群起而攻之,所以第一步是要谏言陛下改北平为北京,北平必定是龙兴之地,暂定个陪都也没什么不妥。
只是提及此事需寻个合适的时机,有分量的人物,方才可有一呼百应的效果,如此陛下方可顺水推舟。”
陈瑛给了意见,如何操作那就看他们了。
刑科给事李芳率先,道:“正月十三大祀天地,群臣聚拢,此事谏言可算是天时地利的最佳时机。”
近期群臣集聚最多的也只有这个时候了。
“那由谁带领呢?我等这些人不过从七品,分量怕是不够。”
陈瑛身为左都御史乃正三品,倒有领头的资格,只可惜陈瑛久久不说话,明显不愿在此事上出这个风头。
“本官行此事怕是有所不妥,本官今日才与陛下提了迁都北平的意见,改日便若领头谏言改北平为北京,必是有朋党之嫌,我等身负监察百官之责,最忌朋党。”
虽有心里有鬼的可能,可不得不否认此言的确是有几分道理的。
“陈左都御史所言有理,礼部尚书李至刚乃至真至诚之人,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此事不如就由他来主导,我等这些微末小官做些协同之事如何。”礼科给事赵纬道。
李至刚擅行谄媚之事,为迎合圣意,多次陷害同僚入狱。
“李至刚?我倒也打过几次照面,是个可交之人,那就试试去吧。”陈瑛直接拍板。
他们几人大多依附陈瑛,若想仕途顺畅少不了陈瑛。
陈瑛同意,他们才终纷纷告退。
~~~
秦锋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那些朝臣对他的议论,以及那陈府的牌匾。
陈瑛对他一直心怀敌意,从郑方那里虽不曾占到什么便宜,但不排除他在从其他方面动手。
陈瑛现在是左都御史,正三品,他不过一个没什么品级的侍讲,与陈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之上。
他可以不以借建文余党谋功绩,但可从其他方面着手啊。
朱棣迁都于他本人有好处之外,却也是有利于千秋后代的,他何不顺水推舟推动了此事呢?
既迎合了朱棣为自己谋得了功绩,却又利国又利了民。
只不过迁都干系重大,当下京中不少勋戚权贵经营多年,又生活了近三十年,早就习惯了应天府的鸟语花香,自不愿放弃安乐窝,去黄沙漫天的北平的。
朱棣现在刚刚登基皇位还没坐稳,若突然提及迁都不仅会横生阻碍,也会让朱棣的皇位不稳。
当下唯一的解决之后,那便就是先改北平为北京。
作为龙兴之地,以边关升给陪都怎么着都不会有太大阻力的。
想明白之后,秦锋不知激动还是怎么着一晚上没睡着。
次日,秦锋直奔中军都督府。
朝中的大人物,秦锋是认识不少,但适合配合他做此事的只有丘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