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结案-《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第(2/3)页

    先有王振忽悠叫门天子朱祁镇断送了大明的精锐,后又有八虎,魏忠贤。

    总之,大明的阉党可算是数不胜数。

    朱棣询问,秦锋并未马上说话。

    秦锋不回答,朱棣倒是等不及了,当即开口道:“你意见如何,赞成与否,给个痛快话。”

    朱棣逼问下,秦锋这才幽幽开口道:“臣以为不妥,孙海在陛下眼皮子底下都能做出这种事情,那外派出去的太监可不得撒欢掀了房顶吗,代天巡狩还是交于都察院为好。”

    都察院监察群臣的同时是会有自己的小九九,但人性本就如此,即便再多一个监察的部门,不过也就是再多一批有小九九的人。

    两方人马勾心斗角,反倒会损害下面想做实事的人。

    “朕记得你也陈瑛并不合,而且还有私仇吧?”

    秦锋自己就有能力解决陈瑛的问题,又何必因私废公,借刀杀人。

    “臣与陈瑛是有私仇,但陛下问的是镇守太监之事,臣不能因臣的私仇与陛下做违心的回答啊。”

    秦锋回答的认真,至于朱棣信与不信那就不得知了。

    “都察院御史与人勾连,那朕岂不是要被蒙蔽了吗?”

    除都察院之外,不还有锦衣卫吗?

    秦锋脑中微微一闪,想起历史上陈瑛和纪纲是有私交的。

    看来朱棣之所以生出这个想法,是因为知晓了陈瑛和纪纲有私交。

    同为监察职责的两部门走到了一块,那最受损害的当然是朱棣了。

    顿了一下,朱秦锋开口道:“只能增加透明度,一个是给臣民提供检举的渠道,另一个嘛,那就是依靠媒体的监督。”

    都察院监察百官,他受臣民监督。

    第一个很好理解,作为古代人,第二个可就猜不透了。

    在秦锋提及此的时候,不仅是朱棣,就连姚广孝也正了正身子,顷耳静听起秦锋的回答来。

    秦锋也没卖关子,直言道:“媒体就是类似于抵报那种,只不过并不仅仅是发行与各衙门,也要发行于百姓当中,并非由官府承办,要由民间承办,只要是发布内容属实,官府无权管辖。

    当然,作为媒体人也要有职业操守,在保证所发内容的真实性外,还要兼顾全局,比如刑事案件,在官府未查明真相的前提之下,不能提前透露案情的相关细节。

    另外,媒体监督的也不仅仅是都察院,臣民商贾,乃是是天潢贵胄,勋戚权贵都在监察范围之内,一旦有了媒体,扯手扯脚的也将包括陛下。

    以前陛下若有过错,谏言的也只是朝臣,乃只有御史,允许媒体监督,陛下若有过失,媒体会第一时间宣告于天下,陛下想盖都盖不住的。

    但如此一来,于大明社稷肯定是有好处的,会让人在做事前充分考虑该不该做这个事情,尤其现在的人还算惜名,媒体的监督更将是悬挂在他们头顶上的一把利剑。”

    介绍清楚后,秦锋不再多说。

    历史上朱棣征漠北,下西洋,迁北平就已经被不少朝臣谏言反对了,这若再加一个媒体监督,反对的人只怕会更多。

    不过有利就有弊,有了媒体监督,反对的人多了,支持的也不会少的。

    了解的差不多之后,朱棣也不再多问。

    “朕知道了,你回吧,瞻基昨天就等着你上课了,明天过来给他补上。”

    此事到底做不做,怎么做,朱棣还得再做斟酌,哪是说答应就能答应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