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又有人拜师了-《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第(2/3)页
这话很明显,是为科学定调了。
不说陈瑛创造对科学不利的证据,即便他真的抓到了科学的过错,这个时候也很难呈秉上来的。
皇帝才说了科学的好,你就来质疑,那质疑的就不仅仅是科学了,而是皇帝了。
陈瑛脸上的笑容虽难看,却也还是道:“臣也看了些简单的算数,倒是有几分意思,对变通思绪有些许作用。”
他那里倒是有本科学的书,但只翻了几页并未认真看过里面的内容。
他说的这好处,不过是科学自己宣传的罢了。
都是聪明人,简单几句该清楚的清楚就是。
在听了陈瑛的回答后,朱棣不再多言,只道:“那就多看看,听说入科学一门又三个要求,其中一个就是要能他们出的试题的满分,算数倒还能接受,物理着实难了些,朕若去考怕也拿不了满分。”
还要满分,这不就是为了召能高中的士子吗?
陈瑛心里不快吐槽,嘴上却是异常恭敬地回道:“陛下若去定是能拿满分的。”
朱棣若真去,秦锋那厮必定是要放水的。
皇帝能入科学一门,多大的荣耀,傻子才会拒绝。
朱棣并不在意,摆摆手道:“算了,让他们年轻人折腾去吧,你也去忙吧。”
这明显是说给陈瑛听的,也是最后的定调。
陈瑛出来,满脸沮丧。
朱棣都说话了,他还怎么弄?
其实陈瑛没想明白的是,朱棣对朱瞻基的培养甚为看中,若一开始就不看好囊括算数的科学的话,就不会让朱瞻基跟着陈瑛学习了。
另外,若非怕新科士子拜入科学门下,也就不会让他们两人打这个赌了。
朱棣受过儒家教育,却又着重与军事方面的学习,最重要的还是在北平待了些年的缘故。
性格上与洪武皇帝有极大的相同,却又比洪武皇帝多了些包容。
因而,在接受科学的时候也能够更快一些。
短短几日时间,朝中倒有大臣对士子专研科学,而懈怠本业弹劾过秦锋。
这个弹劾的确有道理在的,这些士子是为科举的,而不是为了考入科学一门的。
为了科学耽误了本业,孰轻孰重。
刚开始的时候朱棣倒也放任了秦锋几天,后来士子追捧科学的热度一直不减,朱棣才下了道口谕命秦锋不能让士子因小失大,耽误了自身本业。
都已经到了这一步只差一哆嗦了,若不能多些士子拜入科学一门的话,那折腾了这么久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经过仔细考虑,慎重分析,秦锋觉察出朱棣对科学一门的支持后,增加了一条要求。
考虑参考士子不因科学影响本业,特此规定所有参与的士子必须得交篇文章,现场发挥自由书写不设题材。
如此的话,要秦锋更多了些好处。
有文章在,也可更好判断士子们在经史子集中的水平,以预料将来能有多少人中举。
都是举人,写个不设题材的文章岂不手到擒来,对这条新加的要求大部分人倒也没有不满。
毕竟都已经准备拜入科学一门了,总归得站在科学一门上考虑。
为了一条本为了你好的要求,大肆责怪科学一门也不好看。
当然,也会有人小肚鸡肠之人觉着突然增加的一条是出尔反尔,他们即便能写出来,也誓死不再加入。
这样的人即便将来入了科学一门,也很难沉心专研学术,不拜就不拜吧。
大概过了十几天,就在刚把最后一条加上的时候,又有人寻了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