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找了个替罪羊-《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


    第(1/3)页

    吏部做了回应后,朱棣这才紧接着又道:“朕看今年的新科士子都是可造之才,这样吧,选才思敏捷之人入文渊阁就学,司礼监每月供给他们笔、墨、纸,命光禄卿供给早晚餐,礼部每月每人给灯油费三锭,工部为其选择靠近文渊阁的房子居住,五天一沐浴,由宦官随行。”

    文渊阁参与军政大事,以作皇帝顾问所用,能进文渊阁就学,无疑是让士子尽早参与到军政大事上来,能够及早处理国家政务。

    永乐朝刚立,急需能挑起大梁的人才,这样的安排也顺应了目前的需求。

    朱棣吩咐后,涉及到的几部纷纷起身领旨。

    待遇有了,选谁便将是一个大问题。

    朱棣并没留给下面人安排,在一众士子们的期待中,当即开口道:“朕看不用麻烦选择了,一甲出三人,二甲选个前二十五人,应个二十八星宿之名吧。”

    此言一出,在座士子纷纷考量自己的名次。

    能在二十八名中的颇为开心,不在二十八名之中的自会懊恼。

    不过不管在不在,终究只能接受。

    跟在朱棣身旁的郑和,瞧着士子们表情各异,却没一人出来谢旨的,只能道:“二十八名中的老爷们都是谁,该谢圣意了。”

    这些士子在鹿鸣宴之前已有礼部官员对他们进行了一个短期的培训了,何时该行礼,行礼该怎么行,何时该敬酒,酒又是怎么敬的。

    在朱棣定了二十八人进文渊阁就行,之所以没能出面致谢完全也是这是超了礼部教他们礼节的范围了。

    刚刚考中进士的一些新人,谁都不会怪他们。

    在郑和的引导下二十八人见礼后,朱棣又与这些新科士子们喝了些酒,也就散场了。

    今科的鹿鸣宴因刘子钦和曾棨的斗诗进行的时间已经够久了,没必要在一些无关紧要的虚礼上再浪费太多时间了。

    歇息一日,新科进士们就该去各自的去处了。

    这一日,新科进士们可自由安排,喝花酒听听曲,亦或者是留在住的地方睡个好酒,怎么着都行。

    别人怎么管不着,反正从鹿鸣宴出来后,曾棨七人第一时间便回了秦锋那里。

    秦锋作为他们的恩师,他们所有的荣耀都要第一时间与秦锋分享的。

    见到秦锋,周孟简几个先是七嘴八舌说了在鹿鸣宴上曾棨的出彩表现。

    一百多首有关梅花的七律那可压倒了所有士子的风采。

    对于曾棨的本事,秦锋一直都不曾怀疑过,能得这个结果那也是预料当中的。

    秦锋对曾棨说了些夸赞之言,叮嘱其戒骄戒躁。

    人家既喊一声恩师,那就该早些恩师该做的事情。

    之后,几人又谈了朱棣鹿鸣宴上对他们去处的安排。

    他们的名次名列前茅,都在朱棣所安排去处的范围之内。

    “这么说你们后天都要进文渊阁就学了?”秦锋笑着道。

    朱棣文渊阁不过安排了二十八人,他门生就占了七个,走到哪里那都脸上有光的很。

    随之,秦锋又道:“朝廷为何给出那些优待你们应该也清楚,无非就是让你们尽快熟悉军政大事,早日成为国之栋梁,你们是科学门生,不管去哪里,我只说一句,你们要记得求真务实,实事求的精神,并永远把造福万民放于心上。”

    曾棨领着师弟们们应下了秦锋的叮嘱之后,当即又道:“恩师,学生五日沐休一次,沐休期间能否回恩师这里继续科学的学习?”

    当初收他们几个入门,是因与陈瑛的赌注也是为了宣传科学一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