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汉王朝,募兵数量,依然在疯狂的变化,看那架势就好像是坐了火箭一般疯狂上升。 看到这一幕。 原本还在因为,大汉王朝迟迟没有动向,而心情低落龙国民众,以及历史学家们, 顷刻间变得激动了起来。 看到大汉王朝募兵数量暴涨。 正在观看听证会直播的龙国民众们,一个个呼吸急促,心情激动不已。 “这就是我们的大汉王朝吗?恐怖如斯!” “刚才看到罗马帝国的募兵数量疯狂暴涨的时候,我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最后的战争向,可是占比分数达到百分之七十啊,如果连募兵数量都不够的,那这次我们输定了,还好后面反超了。” “大汉牛批!现在我们的募兵数量,已经反超了, 看他们还拿什么跟我们斗。” “哈哈,你们看到那帮欧大陆辩护人的脸色了吗,刚才一个个还得意洋洋,现在那脸色,和吃了翔一样难看。” “玛德,爽!让他们在看不起我们,现在不得意了吧?” “真是不懂则已,一动则惊天地!怪不得纵然两千多年后, 我龙国依然以汉裔自居,如此强盛的国力,应当如是!” 龙国民众们,疯狂的抠着弹幕。 刚才看到罗马帝国募兵数量暴涨的时候, 弗朗西斯和欧大陆的辩护人,甚至包括那些欧大陆观看直播的网名们,一个个都得意洋洋,言语和弹幕上,都充满了对大汉王朝的藐视。 龙国民众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看到大汉王朝的募兵数量一点没动,他们心里自然无比急躁,就算想要反驳那些人,也实在找不到任何理由。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大汉王朝的募兵数量,竟然在诏令张贴的瞬间,出现了井喷的情况! 不仅迅速追上了罗马帝国的募兵数量,甚至已经反超! 这种后来居上的感觉,让每个心有热血的龙国民众,都狠狠出了口恶气!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 大汉王朝的募兵数量,依然在疯狂上涨! 在各个郡县的军械库,以及负责登记的城门口,都排满了青壮年。 反观罗马帝国,在一开始的时候,涨势还很迅猛。 但是过了这么久的时间。 涨势已经逐渐平稳了下来,涨幅也大不如前。 龙国民众们虽然心生得意。 但是林风依然面色如常,时刻关注着罗马帝国的募兵情况。 大汉和罗马帝国,能在同一时期,成为东西两方的霸主。 大汉王朝实力强劲。 但罗马帝国,也同样不可小觑。 纵然林风对于大汉王朝,信心十足。 但是在骄傲的同时, 他也没有任何轻视罗马的意思。 对罗马帝国的历史,他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但是罗马帝国出战,除了本国公民组成的罗马步兵方阵之外,还有至少一半的盟国军团,以及雇佣兵军团。 等这些支援全部到位的时候。 罗马帝国的兵种数量,还是可以上涨一大截的。 除了林风之外。 弗朗西斯和欧大陆的那些辩护人,自然也对罗马帝国的历史非常了解。 毕竟虽然历史缺失。 但是在漂亮国的帮助下,他们在听证会开始之前,还是找到了不少史料。 尤其是在不计后果,破坏性的挖掘下,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疯狂的恶补了不少关于罗马帝国的历史知识。 看到大汉王朝的兵种数量已经超过了罗马帝国。 他们心中虽然急躁,但依然抱有希望。 现在他们也只能将希望全部寄托于这些盟国军团和雇佣兵的身上了。 虽然这些人的战斗能力,不如正规的罗马军团。 但战力也不容小觑。 而且这些盟国兵团和罗马步兵方阵在常年征战中,也已经有了非常娴熟的配合。 他们结合在一起,爆发出的战力,也是非常客观的。 不过虽然如此, 弗朗西斯还是心有不甘,妄图通过自身努力,削减大汉实力。 “这不公平!” “那些收麦子的农民,怎么可能会在瞬间变成士兵?” 弗朗西斯先是看了看林风,而后又看向法桌旁边的那些史前文明监察者。 虽然心中知道,削弱大汉王朝军队的希望不大。 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那些史前文明监察者赞同他的意见,不让大汉王朝那些农民参战的话,那罗马帝国的胜算岂不是更大? 弗朗西斯,还有欧大陆的那些辩护人,心中自然抱有期盼。 然而。 亚特兰蒂斯鱼人并没有说话。 开口说话的,是林风。 “弗朗西斯先生,如果按照这么说的,那罗马帝国的军人,首先是罗马公民而后才是战士。” “如果按照你的逻辑,那岂不是说,我们大汉王朝的农民不得参战,你们罗马帝国的公民,也不得参战么?” 林风讥讽的看了弗朗西斯一眼。 他能看得出,这个时候的弗朗西斯,心里还是有些着急的,想要削弱大汉王朝的力量。 否则,他也不会提出逻辑问题如此严重的观点。 果然, “这……” 弗朗西斯顿时语滞,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林风的话。 “而且,我大汉王朝的那些农民,可不单单是农民。” 林风的声音,再次传来。 “按照驻地划分的话。” “大汉王朝的军队,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三个部分。” “中央军顾名思义,自然是负责守护京师及三辅地区的军队。” “地方军则主要负责守卫全国郡县。” “边防军又被称为屯田军,是守护边疆的军队。” “如此大规模的军队,所需要的开销,自然也是非常庞大的,无论是人员供给还是粮草军械供给,都是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林风此话一出。 其他各国辩护人,甚至包括欧大陆辩护人,都赞同的点了点头,目露若有所思的光芒。 虽然现在,欧大陆辩护人和林风处于敌对关系。 但是他们也知道。 林风说的观点,是非常符合当时的情况的。 毕竟当时可没有现在如此发达的运输系统,建造规模如此宏达的军队,纵然大汉王朝国力在怎么强盛,单单是补给损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是, 大汉王朝,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不少辩护人心中都非常好奇。 与此同时。 龙国民众们,也都好奇的通过直播,看着林风希望他能给出答复。 林风似是在整理思绪,顿了片刻。 “大汉王朝,汉武大帝先是改革宫廷系统的军事机构。” “将宫廷系统的军士机构改革完毕之后,他开始对于朝廷系统的军士机构发起改革和扩建。”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当属当时兵农合一的募兵令。” “这项制度本始于文帝时期,但是在汉武大帝时期得到了完善。” “吸引多余百姓去边疆驻地,在边疆驻地屯田建房,并施以重重优惠政策。” “这些在边塞安居的百姓,在太平时负责屯田,训练,为了大幅提升兵农合一政策下的军士战斗力,汉武大帝专设边疆长官,对这些屯田兵进行专门的军事训练。” “这些百姓都会按照军事编制进行编排,做好登记。” “亦兵亦农,屯田生产,自给自足,这是军队实现军需自给,减轻国家负担的有效途径。” “两汉驻屯军,因屯为守,因地制宜,在履行防务职责的同时进行生产,既改善了自身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使国家“大费既省,今役豫息“。” “其实这个设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有了定论。” “《孙子兵法》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为了节约国库开支,对于中央军,地方军,屯田军的安排也不同。” “中央军,是最强悍的军队,每日的工作只有训练。” “至于地方军,除了少量的正规守军之外,坊市间的强悍之民,也应编入伍,只不过平时不训练,重生产。” “至于屯田军,即边疆军,除了屯田之外,还会跟着专门的军士长官,每日操练。” “这种兵农合一的兵种制度,在汉代逐渐成为解决驻屯军物资供应的重要方式,具有现实和时代的双重意义。” “甚至是在两千年后,距今数十年前,仍为龙国所用,龙国快速发展腾飞,与此决策也有重大关系。” 林风的声音,清晰的传入各国辩护人的耳中。 听到林风的话。 不少国家的辩护人,都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但与此同时。 还是有人心生质疑。 “可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归根结底,还是以种田为主吧?” 弗朗西斯依然不依不饶,“纵然他们是登记在册的士兵,可在战场上又能爆发出多大的战斗力?” 其他各国辩护人,在听到弗朗西斯的话之后,也是一脸认同的点了点头。 虽然这些人,是屯田兵。 虽然汉武帝当时提出的制度,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但,这些人,毕竟还是以屯田为主。 虽然会有训练,但归根结底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普通老百姓。 这些普通老百姓,又怎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纵然有军士长官训练,但是长时间的屯田耕作,会将军人的锐气分散,屯田兵的战斗力,反而不如正规兵种。 “这你可就错了。” 林风似乎早就料到弗朗西斯会这么问,冷笑着将他的最后一点念想也全部掐断。 “兵农合一的募兵制度,是建立在那些百姓迁移至边关地区之上的。” “有各种优惠政策扶持,让这些迁移的百姓修房,开垦。” “对于这些成为屯田兵的百姓而言,他们的全部家业都在边关地带。” “一旦边关失守,他们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也会随着敌人的烧杀抢掠而付之东流。” “正因为如此,在边疆受到侵犯的时候,这些屯田兵反而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气势。” “因为在他们身后,是他们的家人,是他们的土地!” “三军用命,兵锋必势不可挡!” “再加上大汉边关,更是战事连年,这些屯田兵在经历过真正的战场搏杀之后,已经蜕变为真正的虎狼之师!” 林风的话,掷地有声。 在场的辩护人听后,心中的疑虑也彻底消散,对于林风的话更是无不信服。 纵然是弗朗西斯。 脑海中思量许久,也找不到反驳林风的理由。 毕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 如果换做自己,面前是敌人,而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就在身后。 那肯定要拼了命的去守护! 纵然战死,家还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