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打破先例!蓝星首例!意外发现!-《全球听证会:我成了秦始皇辩护人》


    第(3/3)页

    显然,林风现在,已经可以使用微虫洞搬运能力。

    与此同时。

    龙国历史研究室内。

    秦老等历史学家,看到听证会现场的一幕之后,脸上都露出了扬眉吐气的神情。

    “当时林风老师就说了,要将那些东西,也一并挖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看来,果然用上了!”

    “这帮小八嘎,真是贼心不死!”

    “纲门强这一次听证会上,还是明里暗里的针对我们,幸亏我们顺便筛选了那些史料,否则还真就让他们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有了这一次的教训,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给我们乱扣帽子。”

    研究室内,各个历史学者们,都是一副摩拳擦掌,义愤填膺的表情。

    而事实也正如林风所说。

    龙国,还真有一部分,关于丰臣秀吉的史料!

    而这些史料,是在两天前,偶然发现的。

    在两天前,科研部秦老,给林风和林守诚介绍完关于考古机器人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之后。

    就将已经可以投入使用的考古机器人交给林守诚和林风支配。

    后来林风和林守诚带着这些考古机器人,以及机器人蜂巢,回到了历史研究室。

    在回到历史研究室之后。

    林风更是让林守诚,通知各地的历史学者们,召开了一次历史文献挖掘的会议。

    而在这个会议上。

    林风根据自己脑海中,地球上对出土东汉与刘秀相关的文物,史料埋藏位置记载。

    还有与王莽新朝相关的文物,史料埋藏位置的记载。

    在全国地图上,做了标记,并开始逐步挖掘。

    而那些可以投入使用的考古机器人,也分批次发送到这些全国各地的历史学者手中。

    而林风做出的这些标记,基本上全部都是前世,地球已经出土过的,有关于刘秀或者王莽的文物和文献的地方。

    除此之外。

    林风更是根据刘秀的生平,又做了一些二次标记。

    而这些标记,在地球上虽然没有挖掘过。

    但是林风凭借着清晰头脑的记忆,在加上通过历史知识的推断,得出结论。

    这些二次标记的地点,很有可能,会埋葬有相关的文物以及文献。

    而如林风所想。

    那些一次标记中,虽然有些地方,因为蝴蝶效应,产生了一些变化。

    有的墓穴,和地球不同,因为地质变化的影响已经坍塌,或者透水。

    但是里面的文物以及文献,大部分还在。

    而那些二次标记的地点。

    有一些地方,也如林风所推断的,找出一些文物以及文献,但都并不重要。

    而在这些二次标记的地点中,有少数坐标,是在长安。

    虽然,

    刘秀并没有在长安建都,而是选择定都洛阳。

    但是,

    当年的刘秀,可是在长安游学了近5年时间。

    所以,虽然光武大帝刘秀定都洛阳。

    但是在长安的某些地方,还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

    然而,

    长安的一个考古队,按照林风所给的二次标记挖掘时。

    并没有发掘出什么墓葬。

    相反的。

    在这个二次标记的不远处,发现了一座截然不同的墓葬!

    这座墓葬,无论是风格,还是建筑格局,甚至是字体,都有非常大的不同。

    考古队第一时间,就将事情报告给了林守诚。

    而在林守诚和林风看过考古队反馈回来的照片之后。

    最终确定,这墓葬,应该是在明末。

    然而,

    林风却通过墓葬主人的特征发现。

    这个墓葬的主人,并不是中土人,而是樱花国人。

    这一点,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因为,自唐朝开始,樱花国与中土的交际就变得日益密切。

    一些樱花国人,高丽人,来中土念书落户定居。

    然而,

    真正引起众人注意的是。

    在这个樱花国人的陪葬品之中,正好有关于丰臣秀吉的记载。

    在这些东西刚刚出土的时候。

    研究室的打算,是将这些东西暂时封存起来,等以后有时间了在整理。

    毕竟在那个时候,第四场听证会还没有开始,谁也不知道丰臣秀吉会登上下一场听证会的审判席。

    然而,

    正当所有历史学者们,准备将这些材料封存的时候。

    林风却说,派出一小部分人去整理,因为很有可能会找到以后抨击樱花国辩护人的证据。

    而事实证明,林风是正确的。

    如今,这些史料,正好派上了用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