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两年前他是骑电动车来的翠竹别苑,这似乎说明此人的经济实力不强,不大可能用到跨境结算之类的高端服务。” “对电子支付的手段避之不及,说明他清楚这类支付手段会被追踪,也就是说,他的年纪不会很大。” “所以……有个人在两年的时间里,持续不断的从银行向外取纸币。陈治安官,现在这个社会,去银行取钱的人会很多吗?” 听到徐云书的疑问,陈鸿晖愣了愣,回答道:“应该不多,但也不会少。在年会上发红包和奖金的公司,喜欢取连号新钞的收藏家,不习惯电子支付的老人,逢年过节、结婚时需要礼金迎来送往的人,常备现金找零的商店老板……林林总总,总会有人去取现金的。” 徐云书点点头,再度向街道四下张望。 他们在这条街上轧马路有一阵子了,希望观察到更多的细节。 他心中有了些许计较。 “王弘才去消费的时候,使用的纸币是什么样的?”徐云书开口问道。 “什么样?” “就是什么状态,新钞还是旧钞,破损程度如何,有什么明显的标志标记,大致就是这类的信息。”徐云书解释道。 陈鸿晖不假思索,立刻打电话询问,几分钟后,治安员那边传来消息。 王弘才常逛的店铺老板给出了一致的回复。 “他们说,这个年轻保安每次到店消费,使用的现钞新旧程度都不一样。有很新的,也有特别旧,甚至需要胶带拼合的,不过里面没有假钞,所以他们也没在意。”陈鸿晖说出了答案。 徐云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思索片刻,缓缓开口说道:“陈治安官,你不觉得这个现钞的新旧程度有点意思吗?” “……什么意思?” “如果是从银行取来的钱,正常来说应该绝大部分是新钞,就算有旧钞,也不会破损得太厉害。”徐云书一边整理思绪,一边言说道,“刚才你说了那么多需要到银行取钱的人,大部分都只会取整百的现金,也就是说,他们手里不可能有破损程度太厉害的钱。” 被这样一提醒,陈鸿晖也回过味来。 “你的意思是说……” 徐云书抬头看着街景,眼中反映出路灯的橘黄色光芒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