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发传单-《大明第一能臣》


    第(3/3)页

    那些大人便也就算了,重要的是那群半大的小子,若是无人看管,要么就是饿死街头,长大了也无非就是成为新的周大山一流,做些头蒙拐骗的事情。

    自从那一日抓了周大山之后,李洪带人拿着赵寅的名声,直接将整个应天府的灰色地带清扫了一遍,抓出来足足近千人去劳动改造。

    声势浩大,却没有掀起半点水花,毕竟灰色层面的事情本就见不得人,也没什么在意。

    只有负责修建足球场地的工部,据说很高兴,毕竟这么一大群身强体壮还不用管是死是活的优质劳动力,修建速度一下子就快了一大截。

    而且也不用担心修完足球场就没得修了,整个应天府需要修缮的地方可太多了,至少朱元璋那总共开工了半年,现在停工两年半的皇宫,又可以开始修出来半座宫殿了……

    因为抓了这么大一群人,最近的应天府说不出的安宁,但李洪知道这都是假象,过不得几日,便会有新的团头出现,但是即便是出现了,李洪也不想这群人是养济院那些半大不大的孩子们变得。

    所以李洪便给他们想了一条活路,去给他当报童。

    如今报纸是免费的,因此也可以看做是在发传单,李洪规定,每发出去十份,可得一文钱。

    听着不多,事实上也确实不多,应天府住在养济院和游荡街头的孤儿差不多有三四百之数。应天各个辖县里,因人口密度比不上京城,孤儿自然也少一些,但是也绝对不会少于百数,因此十万张报纸分下去,每个报童实际上也分不到多少份额,这跑一天大概只能赚个十几文。

    只不过这十几文对于这些孤儿们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了,至少足够他们吃饱饭,甚至还能攒下来一些。

    依照李洪的设想,以后的报纸销售,就全部交给这些报童们,如今是免费发放,给点钱少了些,以后报纸开始收费后,李洪每一张给这些报童们让利一文钱,一天只需要能卖出去五六十份报纸,这赚到的钱其实已经不比一些短工少了。

    这些报童们口中喊得《应天候报》,便是李洪给自己的报纸订下的名头。

    至于为何不叫应天周报,那是因为古代其实是没有周这个概念的。

    在如今的历法上,五日为一候,三侯为节,六节为时,四时为岁。

    这些皆以二十四节气为对应,所谓‘岁时节侯’便是如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