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蝇头小利-《大明第一能臣》
第(2/3)页
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这便是第一架珍妮纺织机的由来,通过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直接令纺纱的效率,提升了足足八倍!
李洪给他们讲解了珍妮纺织机的原理,几人都听的目瞪口呆。
原本研究出飞梭织布机的几人还稍微有些志得意满,只觉得自己一举将产量提升了一倍已经足够值得骄傲。
但是万万没想到,李洪这一脚,直接把他们骄傲的小心思瞬间给踢散架了。
一声一倍的效率有什么用,李洪的这个办法,只要将纺轮做的足够大,别说是八锭,就是十锭,二十锭乃至于三十锭都做的出来。
看着因自己的工作成功惨遭李洪碾压而垂头丧气的几人,李洪觉得好笑,但还是勉力道:“你们做的已经很不错了,我还给你们留下一个作业,用的我这种新式纺织机改造出一个更大的机器,我要纺轮上能够容纳下三十个纱锭,并且解决动力问题!”
几人这才重新打起了兴致,又开始凑到一起,开始研究,该如何解决李洪提出来的问题,这一会就连朱棣都参与了进去。
而李洪,则已经离去,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做。
如今纺织机已经面试,接下来自然便是要买地建厂了。
之所以李洪选用纺织业当做资本萌芽的催化剂,而不是已经成了规模的酒厂,只是因为酒厂这东西,即便是在扩大产量,所需要的人工也就只有那些。
而纺织业不同,即便是李洪在改进纺织机,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工,自古以来,纺织业便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产洪流的力量,可不是说在天下间造就几个资本家这么简单,真正能称得上力量的,其实是被资本控制而造就的大批量脱离的土地的工人阶级!
其实现在的大型纺织厂运用的宋朝研发的水力大纺车,其工作效率虽比不上珍妮纺织机,但也查不了太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