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今日之怒-《大明第一能臣》


    第(2/3)页

    而当地的地方官员也是个讲究人,有司奏其功,授思齐县尹。

    当这件事情传到了当时的皇帝元惠宗那里后,元惠宗又说:“人言国家轻汉人,果然!”于是,授了李思齐宁府知府,他也不久聚众数万人,平定了整个陕西行省之内的叛乱。

    元惠宗此举也很好揣测,无非就是用人之际,也算是主动和汉人示好,所以才将立了功的李思齐当做了宣传典型。

    只可惜,元惠宗的算盘打瞎了,李思齐可不是什么学得一身文武艺,当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出身市井的李思齐可不懂什么叫忠君爱国,他眼里只有利益和野心。

    至正十八年,李思齐见天下局势愈发动乱,就自然而然的起了心思,当时的李思齐在陕西行省任宣慰同知,而整个陕西行省中还有两个汉臣,那便是宣慰使张良弼以及郎中郭择善。

    还有两个个总领全局的蒙古人,平章政事‘定住’以及总帅‘汪长生奴。’

    没错,定住和汪长生奴是名字。

    蒙古人被汉化的时间过短,因此他们的名字多是十分奇怪的音译或是直译,念起来绕口却又不知其意。

    王保保这个名字算是专门取得汉名,听的都有些别扭,那就更别提这些连汉名都没有,称呼完全是音译的蒙古人了。

    元朝有一任皇帝元仁宗,其名字竟然叫‘爱育黎拔力八达’。

    要知道元朝时的圣旨或是公文大多是要用汉字和蒙文写两份的,其中汉字那份,对于一个皇帝的称谓便是爱育黎拔力八达……

    当时的天下局势大乱,李思齐不说是想要起事推翻元朝,但是肯定是耐不下寂寞的,因此直接窜通宣慰使张良弼以及郎中郭择善暗中将定住以及汪长生奴两个蒙古人杀死,直接掌控了陕西行省的控制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