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兄妹-《重生之二嫁太子》
第(2/3)页
长公主忙道;“托皇兄的福,臣妹的病已经痊愈了。”
今上微微颔首;“如此朕就放心了,朕还记挂着你前些日子入宫时做的那道点心呢,皇后也甚喜欢,你既然病好了那下次来可得给朕和皇后做一些点心带入宫来。”
“皇兄,臣妹,臣妹已经记不得那点心如何做了,下次臣妹给您和皇后娘娘做别的点心送来。”说这些的时候长公主的嘴唇在微微颤抖,她的额头上也同时起了一层薄薄的汗珠。
今上缓缓走到长公主身边,然后居高临下的看着她;“既然忘记那道点心如何做了,那就罢了,往后你也不用再做点心给朕品尝了。”
距离近在咫尺长公主能感受到那透骨的寒意,过去那个对自己温暖如风的皇兄此刻正披了一件寒衣站在自己面前。
“皇兄,姝儿错了,姝儿不该受陈玲的蛊惑,不该鬼迷心窍,姝儿从未真的要害皇兄,只是——”长公主的膝盖一软结结实实的跪在了地上,顷刻间泪如雨下。
面对她的眼泪今上无丝毫怜惜,用极度严苛冷清的口吻训斥道;“你若心没有长歪了谁能蛊惑得了你?赵姝,是朕对你太好了,好的让你贪得无厌,得寸进尺!”
平生这是头一次今上用如此态度面对长公主。
“皇兄,姝儿错了,姝儿知罪,恳请皇兄宽宥,姝儿保证往后深居简出,再也不掺和朝堂之事,立储之争,求皇兄看在母亲的份儿再给姝儿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长公主一个劲的朝上叩首,额头早一磕出血来,一滴滴黏乎乎的鲜血滴落在被擦拭的纤尘不染的地砖之上。
生母李宸妃是今上的软肋,更是他的禁区,长公主在这个时候提起他们的生母无非是要戳重今上心底那最柔软的一块。
“你不配提起母亲,当年母亲为了保护朕就连偷偷看朕一眼不曾有过,她不是不想朕不惦念朕,朕是她老人家十月怀胎生下的骨肉,她知道若是她动了一丝一毫不该有的心思可能就会惊动母后,可能会彻底毁了朕。若母亲在天有灵知晓你对朕做了什么你想她会如何?姝儿,朕给你的还不够多吗?为何你就不知足呢?你以为陈玲母子真的成功了他们能让你做馆陶大长公主吗?你光看到馆陶大长公主是如何风光,但你别忘了被刘彻金屋藏娇的陈阿娇是个怎样的下场,馆陶大长公主末了是个怎样的下场?朕早就与你说过,只要你不参与储位之争,不管是谁日后坐上这把龙椅,你都是他唯一的姑母,他都会看在朕的情分上照拂你,照拂胡家,你为何就不肯听朕的呢?”情绪太过激动今上的嘴唇和手指禁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与此同时今上在缓缓后退,渐渐拉开了他于长公主之间的距离。
适才今上那番质问让长公主振聋发聩,她早知道自己错了,可悔之晚矣,她只能声泪俱下的不停磕头,请罪,磕头,请罪。
今上坐回到龙椅上,吃了口茶平息了怒火后才让长公主平身;“你是朕唯一的妹妹,朕看在母亲的情分上姑且饶恕你这一次,然也是最后一次,望你好之为之,若有下次朕必不会在顾念这兄妹之情。”
“谢皇兄宽宥之恩,皇兄慈悲,臣妹感激不尽。”长公主再次跪倒叩首;“罢了罢了,你先退下吧,朕还有政务要处理。”
旋即,长公主便退出福宁殿。
不过长公主没有马上出宫,而是转头到了中宫。
求得皇兄宽恕长公主还是不满足,她还得为自己的子女筹谋,故此她只能来中宫见秦皇后。
她很清楚秦皇后在御前的分量。
“皇后娘娘,长公主在外求见,奴婢看她额头破了,十有八九是从官家那里过来的。”阑珊如实道。
须臾秦皇后才开口;“请长公主回去吧,就说我身子不舒坦,不见客。”
长公主之前的所作所为秦皇后自然无法释怀的,她知道今上必不能对这个妹妹下狠手,因此她就算要对长公主对手也暂时不能。
来日方长,不怕没有机会。
长公主再三求见皇后都被拒之门外她只得罢休。
待得知长公主不再纠缠乖乖离开中宫后后红药禁不住意难平道;“之前官家和娘娘中毒明明就是长公主做的,谋害帝后,其罪当诛,可官家怎就对长公主不追究不责罚呢?官家如此纵容长公主迟早会酿成更大祸患的。”
秦皇后深深看红药一眼,然后徐徐道;“官家速来宽仁,对朝臣对百姓如此,对自己唯一的亲妹妹更是如此了。虽然长公主没有被责罚,可从今往后她很难再被官家信任了,失去了官家的信任这还不是责罚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