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离谱的米价-《惊!她能穿梭时空》
第(2/3)页
萧翀拿了稻谷就走,当然不会盯着林婉婉还有多少剩余。而林族长又不清楚萧翀从林婉婉手里拿走了多少谷种。
因此林婉婉就有了操作空间了,她对族长说把多余的谷子卖给族里,比市价要低许多,是斗谷二十钱。她特意说明了,这些谷子不能做种,能做种的她已经留下了,到明年春天的合适的时间,会拿出来卖给族里。
林族长自然欣喜不已,有低价粮食可以买,谁不喜欢呢?但他也明白这是林婉婉对族人的照顾,因此召集全族男人开了会,只买自家的,绝不允许给外戚代买。
林婉婉在制定粮价的时候,是查过资料的,最初在现代看到贞观三年粮价,她狠狠吃了一惊。
《新唐书》里写,贞观三年长安的粮价是斗米四五钱。
林婉婉有点不相信,这么便宜的粮食,为什么大家还饿得面黄肌瘦?于是她又去望海县里的各大粮铺打听,结果,打听出来的消息,最差的米都要斗米七十钱!
而粮商们在乡间的收购价,最少也给了三十钱。
也难怪林婉婉一说以斗谷二十钱的价格卖于族人,族里的人闻言都乐疯了,再穷的人家,都凑了钱来买粮。
那长安的市价,又怎么可能比她打听到的鄮县粮商的收购价,还低那么多呢?
要知道今年长安周边,可又是旱灾又是蝗灾,现在还处于水深火热的水灾中,田地本身产量就低,今年恐怕更低,怎么供应?
因此长安市场上的米肯定是通过漕运由外地输入的。
既然如此,那运价平摊下来都绝不可能是四五钱了。市面上,斗米要怎么卖四五钱?粮商倒贴吗?商人恐怕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吧。
历史上有句话“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斗米若是四五钱,农民怎么活啊?
这斗米四五钱,绝对是离谱的价格。
因此林婉婉不得不想到一个可能——改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