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两位老专家没有多废话,跟林婉婉简单打了招呼,戴好白手套和口罩,就凑在文字谱前细细研究。 穿着灰大衣的专家只瞥了一眼,便说道:“宣纸上是有点发黄氧化的痕迹,但仍然完好地令人难以置信。” “不可思议啊,真是不可思议,简直就像是刚面世的,经历千年还能保存如新。”另一位刚好这两天在甬城的西泠印社理事、书法家崔致强看了片刻后也感叹了。 “这幅作品起笔、行笔、收笔,一气呵成、用笔雄健,又隐然有飘逸空灵之风华,笔者想来是个随性之人。哎,我这写了一辈子的字,赶不上人家寥寥几笔啊!” 林婉婉因为好奇,也站在一旁看着他们鉴定、品评,听了几句后,她对萧翀的书法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这家伙的书法造诣很强啊,连眼前两个年近古稀的华国书法家都赞叹不已。说不准,这文字谱价值会比她想象的更高。 半晌后,崔致强忽然问:“小陆,这落款的萧翀是何方神圣?为何历史无名?以他这幅文字谱展现的书法实力,不该寂寂无名。” 陆守约回道:“历史上对他的笔墨不多,是兰陵萧氏齐梁房的嫡系后人,出生年月不详,殁于贞观三年,早夭,兴许连二十岁都不到,还没来得及扬名吧。” “可惜了,天妒英才。” “还好有这一幅文字谱面世,等公开拍卖后,萧翀至少在书法界可以留名了。” 林婉婉听着他们的夸奖议论,心里甜滋滋的,暗暗道:放心,不会只有这一幅面世的,等我缺钱了,就再抛出几幅。想来,以自己跟萧翀的交情,对方不会吝啬笔墨的! 嗯,作为报答,等她那艘琼州的船靠岸时,顺便给萧翀再送一筐车厘子好了!还有向日葵啊花生啊什么的,也都送他些,给他的政绩添砖加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