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重头戏-《宋土》


    第(3/3)页

    “诸位爱情觉得,这第三关,朕的哪个儿子,能够拔得头筹?”

    童贯脱口而出:“回陛下,老奴以为,郓王之才学,根本无需质疑。”

    “郓王十七岁就高中状元,绝对算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况且郓王得到了陛下的真传,想要拿下小苑诗会,不过是探囊取物罢了。”

    这番马屁,算是拍到了赵佶的心坎里。

    不过站在对面的张茂等人,脸色却有些难看。

    什么叫做得到陛下真传?!

    好你个童贯老贼,就算是到了最后一关,也不忘夹带私货。

    若是天下人,都认可郓王得到陛下真传,将来拥立储君,岂不是也可顺水推舟?

    张茂直接补了一嘴:“郓王之才学,确实毋庸置疑,但定王诗才惊艳汴京,也是事实。”

    “郓王虽在宫中生活短暂,且鲜少受陛下点拨,但依旧能够才高八斗,足见皇室血统之优越。”

    对于这话,赵佶也甚是喜欢。

    咱老赵家的血统,自然是极为优秀!

    而且张茂此言,也暗含深意,一再强调血统论,无外乎是的暗示赵佶,长幼有序,不可乱了宗法。

    赵桓乃是皇长子,只要他还在,就不能废长立幼!

    童贯瞥了张茂一眼,已经暗暗酝酿打击报复的,殊不知,张茂心里也早已经安排好后路。

    公相蔡京,一时半会无法返京,那么在这其间,想要抗衡童贯,就只能另辟蹊径。

    拥护定王,制衡童贯,自然是最优选择。

    此时楼下,也已经准备就绪,按照规矩,由陛下拟定题目,赵桓和赵楷作诗。

    以速度和品质为衡量标准,说白了,谁作的诗,又快又好,谁就可以获得第三关的优胜。

    这一关,不仅关乎赌约,更会影响二人在大宋文人圈里的声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