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个美女刚走不久。 “叮铃铃!” 林扬的手机响了起来。 他拿出手机一看,是胖子叶鹏飞打来的。 接通后,电话那边立刻传来了叶鹏飞的声音。 “喂,扬哥,你在哪呢?我听一个朋友说,南海市的海湾渔场里有一批非常好的鱼苗,你赶紧过来看看!” “鱼苗?” “对啊!我朋友说他这里的鱼苗还不错的样子!” 林扬:“你在哪?” “我刚到他们渔场, 你呢?” “我还在家呢。” “那你赶快过来,我发位置给你!” 说完,叶鹏飞便挂断了电话。 “嗡嗡~” 随后,林扬的手机又震动了一下。 他看了眼,是叶鹏飞发过来的定位位置。 上面显示的位置是在南海市的一个沿海地带,地图标记上写着:海湾渔场。 看来, 叶鹏飞他们这几天也并没有闲着, 而是到处去寻找合适的鱼苗了。 反过来看自己这个当老板的,却还玩着,林扬心中不免有点小羞愧。 事不宜迟。 林扬立马开上车,然后导航往叶鹏飞发来的位置赶去。 南海的渔业在我国之中,算是最发达的地方之一了。 这里养殖场众多,大部分渔场都是用拦网隔开,然后在里面养着一些鱼苗。 这种就属于是鱼苗的养殖方式。 如果是要养成鱼,而且渔场较大的话,就要用到林扬的那种自由放养模式了。 常规操作是。 在蝴蝶岛的近海用拦网围住一个区域,然后投放鱼苗。 将鱼苗养个十来二十天,再将拦网给放开,让鱼儿自由自在。 可这时候,可能就会有人问了。 大海那么广阔,如果把拦网一放,那些养了许久的鱼苗不都跑路了吗?渔场还赚什么钱? 其实不然。 因为经过十几天的养殖后,这些鱼苗适应了渔场区域的盐度、环境温度,它们一般是不会主动离开渔场的。 另外,养殖鱼苗的期间里,人们不断往拦网之中投放饲料。 久而久之, 鱼苗就会适应并且依赖这种进食方式。 只要时不时在渔场里撒点饲料,这些放出去的鱼苗自然不会离开渔场。 差不多一个小时后。 林扬开车抵达了海湾渔场的范围。 这里是沿海地区,海岸线几乎全是养殖场,产业链已经非常的成熟。 来到渔场的大门口,他找了个位置把车停好,然后走了下来。 “扬哥!这里!” 门口处,一道有些胖的身影,正在向林扬打招呼。 “来了。” 林扬直接走了过去。 门口不止叶鹏飞一人,还有一个穿着粉红衬衫的中年男子。 “你好你好。” 见林扬走近,那男子笑着打了声招呼。 林扬眉头一皱。 这人确实是打招呼,可他站的斜的不斜歪不歪的,有点古惑仔的味道。 而且语气中也是流里流气的,根本不像个正经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