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超短的上浮时间,同样是液态氧深潜装置的最大优势之一。 且不论普通潜水设备无法下探深海,其上浮的时间更是慢到让人发指。 按照林扬下潜400米的深度计算,传统潜水设备最起码需要30小时左右缓慢上浮,并且还需要为了避免快速减压的过程中,肺内气体膨胀,进而导致肺泡过度膨胀破裂,气体进入动脉将会引发的减压病。 以液态氧作为媒介的深潜设备,不但可以确保林扬的安全,还可以减短上浮的时间。 简而言之,牛逼的很。 直播间内,随着林扬确定上浮,气氛自然也轻松了不少。 “感觉悦儿姐像是在盼着外出的男人回家一样,虽然直线距离只有400米,却很‘遥远’一样。” “我现在只好奇这些小虎蛟宝宝,不会真的会和主播一起回海面吧?” “在体型相对不大的情况下,能够适应深海和浅海的大气压,这些小虎蛟宝宝的‘种族天赋’一定非常强!” “毕竟主播是第一次发现这种生物,咱们对于它的了解还很少,指不定它们有很多种奇奇怪怪的能力呢.”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下这些小虎蛟宝宝的习性和能力特征等。 即便是全球权威的海洋生物研究所,对于它们的了解都是0,在深海之中存在着太多奇奇怪怪种族天赋的物种。 能够凭借‘劳伦氏壶腹’感知器官,进行超强生物电场感应的鲨鱼,以及拥有200万块电板进行生物发电的电鳐鱼,还有神经元远超人类,拥有数个大脑的章鱼 海洋的广袤造就了无数生物拥有了‘独门绝技’,因此这些尾随着林扬不断朝着海面游去的小虎蛟宝宝,即便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大气压,至少在专业领域的学者看来,也并非是无法接受的现实。 毕竟海洋的包容性造就了太多人类无法理解的生物特性。 在观众们看来,林扬是发现了一种长得别致且可爱漂亮的生物,但对于专业研究者而言,这是海洋生命独特存在形式的新可能。 游艇上,悦儿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液态氧深潜装置回传的数据。 从林扬探底的400余米,在它不断上浮的过程中,深度在不断减少。 350米. 310米. 无论深度如何减少,那三条小虎蛟就像是跟屁虫一样,俨然成了林扬的小跟班。 它们颇为灵动的小眼睛,恍若对于海洋新世界非常好奇。 无论是林扬这个人类,又或者是周边游过的各种海鱼,就连色彩斑斓的珊瑚礁,也是海底洞穴生态圈里没有见过的。 悦儿倍感心奇的看着这数条可爱的小家伙,她喃喃自语笑着说道:“也许它们是把小扬哥当成是领航员或者导游了,感觉对于外部的海洋世界,即便是摇曳的海草,都让这些虎蛟小宝宝非常好奇。” 一句话说白了,倘若海底洞穴的封闭生态圈是海底下的小乡镇,这些小虎蛟现在是‘进了城’,可算是开了眼界了! 诚然,此时此刻的林扬还是有点甜蜜的苦恼的。 这些小虎蛟他压根就没有打算放在水族箱里,毕竟没有人知道他们成年体会长到多大。 从当下的短暂互动来分析,林扬认为,即便自己没有加强它们,这些小虎蛟的确拥有远超海豚等哺乳动物类的智商。 现在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比较合适的方式,收容这些小虎蛟宝宝,同时更多了解它们的习性和能力。 这也是林扬同样好奇和感兴趣的事儿。 毫无疑问,他此次深潜的数个壮举,发现了海底千年沉船,以及可能超过亚当之星的巨大蓝星宝石,还有比较奇特的小虎蛟海洋生物。 在上浮的过程中,无论是新闻媒体亦或者是研究机构,必然是受到全世界瞩目的,考古、文化、生物、数位一体的深潜记录。 往小了说,这是海上旅行中的意外邂逅,往大了说,那可是探索深海世界的勇士归来! (本章完) wap. /131/131657/30731978.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