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于战后重建家园的王朝,韩信这种战无不胜的将军所带来的威胁远远大于他所能带来的好处。 韩信在战争中“战必胜,攻必取。”他先后灭三秦、魏、赵、燕、齐、以及楚。 他的威望更甚于刘邦,他手下的军队全天下最能打,他的德行天下人皆知。 这样的人在战争中越是伟大,在和平时期就显得越可怕。 刘邦真的有把握在面对这样一个在众诸侯面前比自己更具威望、更会打仗的存在吗? 如果兵仙韩信叛变, 刚刚才从战争的废墟中建立的汉王朝是否会再次陷入永不休止的战争? 韩信在“问路斩樵”中充当了那个选择的人。 而刘邦也在“兔死狗烹”中充当了这个选择的人。 在“韩信的必死”与“天下人的可能死”之间,作为君主的刘邦会怎么选择? 用丸桥叶子的观点来说, 刘邦是君主,他需要对千万个百姓负责,这是他作为君主的使命;刘邦是人,他需要对自己的良心负责,这是他作为人的良知。 但是作为一个君主,他身上背负的不止有他一人的性命,还有千万个百姓的性命。 所以在此时此刻,他的使命理应高于他的良知,他会心怀愧疚地杀掉韩信。 用伊和见子的观点来说, 刘邦只要把韩信的兵权全部收起来了,把他羞辱地绑起来,就可以满足自己的良知了, 那他就是全天底下最仁慈的君主。 可事实是怎样,韩信之所以会有反心,就是刘邦无缘无故把他的兵权夺走,把他绑在车上羞辱。 韩信因为这事余生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彻底地恨上了刘邦。 对于一个骄傲的如同神明的男人来说,侮辱和背叛是他最不能忍受的事情,尤其是这样的侮辱和背叛是在他绝对的忠诚作为前提。 用西掘京子的观点来说, 这个行为就是兔死狗烹嘛,韩信的结局就是三十岁出头族灭。 兵仙韩信的一生自此落幕,而韩信也成为了永世的名将,流芳百世。 石良平徐徐道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