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呼吸-《META量子纪元》
第(1/3)页
张南门并未想到,冲压式聚变引擎1真能在二十年内开发出来,那段携手冲击最前沿科技的岁月里,二人的通力合作还历历在目。
然而如今斯人已逝。
吴越并没能看到世界上第一座通用式聚变核电站的建立,更不可能参加今天这场盛会,只在席位上留下一份黑白色的全息投影,他在2081年突发脑溢血病逝,享年75岁。
短短一年后,世界第一座聚变发电站坐落于他的故乡成都,而在五年后的2086,四台‘棱镜’聚变引擎也正式下线列装,两两一组安装在张南门设计的盘古级星舰上。另外还有两台缩小版本的聚变引擎名为‘折镜’,用做克罗诺斯号大型探测器的主引擎。
时隔二十年,焰火计划早已家喻户晓,而今天的盛会则是为这两艘星舰揭幕,发射日期定在三天后的傍晚。
但张南门的郁结少有人知,两艘星舰并未按照第一计划所想的方案来设计。用庞泰的话来说,老爷子心心念念的星际飞船本来是奔赴太阳系之外,实际上却只是造了两艘采矿船。
不过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张南门已经无比满足,因为他知道人类已经敲开了星舰航行的第一道门,现在只是稍微走点弯路而已。
而且他心里再清楚不过,若不是因为这背后的巨大利益,可能这个项目到现在都未起步。
在冗长的开场旁边结束之后,人们对这两艘星舰的期待感已经到达巅峰,虽然早就在网络上一睹真面目,但今天的仪式感完全无法替代。
投影聚焦到张南门身上,老人一袭白色礼服,目光如炬,站起身来向观看直播的十多亿观众问好。
“盘古星舰揭幕前,容我在这里向先辈们致敬。”
投影慢慢虚化,一支上个世纪的旧火箭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旁边是一张黑白人像照片。火箭名为‘东方号’,是由一枚p-7洲际导弹改造而成,上面搭载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像自然是科罗廖夫。
“人类从直立行走、使用木棍一直到如今足足花了300万年,但这300万年仰望星空所得的技术成就,也只是给了我们探索宇宙真理的第一根木棍。”张南门带领大家对投影鞠躬:“致敬斯普特尼克1号。”
随后,火箭由p-7变成p-9,著名的太空狗莱卡2,以及宇航员加加林的照片出现在投影之中。张南门对先辈们逐一致敬,接下来镜头一转,对准了那个空缺的席位。
尽管张南门没有再说什么,但全体观众都忍不住起立,人潮中飘起无数弹幕和白色鲜花。
‘人类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吴教授给我们留了下永远的人造太阳…’、‘吴越教授,您的贡献会永载史册…’、‘泪目,多希望他只是粗心迟到了…’
短暂缅怀之后,两个盖着幕布的庞然大物出现在投影中间。随着幕布缓缓揭开,今天的主角登场了。
如果让几十年前的人来看,这东西根本与火箭二字挂不上钩,更不像是什么飞船。
它就只是两头平整的白色椭圆形球体,像个被刀切掉两头的芒果。
而这两个重达五百多吨的巨型芒果,除了承载着航天人星辰大海的终极梦想之外,还饱含人们在这个特殊时代的另一种渴望。
早在二十年前,张南门就见识到资本的可怖力量。
尽管那个时候,焰火计划还仅仅是一堆废纸,但经过那天晚上的评估会议之后,国际贵金属价格立即发生大地震。
随着焰火计划开始实施运转,作为脑机接口的必要原材料,金属铱的价格在这二十年里甚至缩水了十倍不止,毕竟这种元素也是从塑晶合成之后被炒了十多倍。
加上工艺的革新,以及多年来无数次脑机接口平价运动,在去除通胀因素情况下,弗莱公司一套接口植入的价格从首批四百万,如今已经降到七十多万欧元。
尽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仍然是天价,不过人们至少看到了希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