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矛盾根源-《不窃》
第(3/3)页
“平凉侯似乎所图甚大。”陆九万不客气地开口,“陶盛凌只是个借口。”
赵长蒙笑了下,淡淡地道:“互相利用罢了。”顿了顿,他问,“你可知前朝是怎么亡的?”
大燕太祖乱世起兵,从几大势力中厮杀了出来,这段历史对朝中百官来说不算陌生。
陆九万想了想,不确定地道:“听说是藩镇割据混战?”
“不止。历朝历代灭亡,根子里总少不了土地兼并。”赵长蒙低声解释,“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土地总共就那么多,要分给皇室子孙,要分给文武大臣,他们的后代不停繁衍,朝廷必须保证他们能丰衣足食,而有钱有权之人还在不停买卖土地,最后落在庶民头上的,还有多少呢?可是云青,主要承担税赋的却是庶民。”
陆九万不期然想到了冯仙平收到的投献。
“一个朝廷里如果有太多勋贵之后,有太多世家大族子弟的话,他们所做出的决策是缺少地气的。”赵长蒙耐心给这个得力心腹分析着矛盾根源,“若想让一个朝廷长久运转下去,官吏的配置必须达到一个平衡,既得有世家子弟,又得有寒门子弟,大燕得给穷人一个希望,不能不留一点余地。”
陆九万懂了:“科举?”
“对。”赵长蒙点点头,“武举也是如此。这些年来,朝廷重用武举出身的武将,个别出类拔萃的,甚至直接授三品官。而且,”他顿了顿,轻声道,“你没发现么,这几届的武状元,无一例外,俱是平民。”
比如唐惜福,往上数三辈,祖上没一个走仕途的。
陆九万明白了:“是为了分勋贵的兵权?”
“嗯。”赵长蒙叹息,“勋贵又不是傻子,他们怎么可能瞧不出来?你以为我为何把堂堂武状元拉来咱们白泽卫,还不是当时唐惜福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别人的算计。”
陆九万倏然觉得有点冷。
“今儿个这一出……”赵长蒙笑了下,“半数勋贵到场,这是跟陛下示威呢!区区一个河清伯,算老几呀!”
陆九万隐隐摸到了一段蛛丝:“那护国公府站哪一方?”
赵长蒙回过头来,眸光如霜似雪,静静瞅着她,许久没有言语。
穿堂风毫无眼色地卷起树叶儿呼啸而过,吹得人透心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