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萧太妃与邪教-《不窃》
第(1/3)页
陆九万吩咐人去僧录司,调取所有法号里带“未知生”的僧道资料,重点查跟生辉、生光接触较多的人群,尤其是之前为映雪寺喊冤的。
她觉得奇怪的是,郑越、王文和、陶盛凌,甚至于萧太妃,跟长兴教牵扯不清,地位还不低,算什么辈分呢?还是说不参与论资排辈?
那几位白月光和替身,又算什么呢?总不能是外围成员吧?
陆九万拿着这个问题跟老赵讨论时,老赵若有所思,提醒她:“出家人有法号,俗人亦有姓、名、字、号,若再要拓展,郡望堂号也可深究。”
陆九万恍然大悟,他们武人不讲究这些,一时之间竟忽略了。她琢磨了下,头疼地扶额:“那这范围可大了去了!”
赵长蒙笑了笑,很快笑意微敛,叹气:“如此一说,我倒是确定萧太妃是教中人。”
“嗯?”
“萧敏,初时字勉慎,进宫前一年,改成了知器。”赵长蒙心情复杂难言,曾经的传说站到了朝廷对立面,委实令人唏嘘。
“知器,乃赏识器重意。”陆九万皱了皱眉,“敏,有勤勉的意思。古人又说,‘敏于事而慎于言’,以‘勉慎’为字,讲得通。可是‘知器’,跟‘敏’字完全没关系。”
“是啊!”赵长蒙嘲讽地勾了勾唇角,“当年许多文人不理解,为此还讨论过一段时间。直到萧敏进了宫,大家觉得,兴许是君王欣赏,可是……”
陆九万接口:“或许赏识器重她的人,是长兴教的。甚至于她进宫也是长兴教的安排。”
赵长蒙没吭声,他闭了闭眼睛。
多么漫长的线,长兴教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布局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