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帝位不稳-《家兄朱由校》
第(3/3)页
至于后来上位的言官,基本都是燕山官员,而燕山官员对于皇帝怎么动用内帑也不怎么在意,除非国难的时候他们会上疏请皇帝发内帑,其他时候他们都是忙着纠察百官。
总之,眼下大明的政治环境让朱由校觉得很舒服,因此他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慨。
“吾……”
“万岁,长春宫命人送来了奏疏……”
朱由校还没开口说完一个字,刘若愚拿着几份奏疏走了进来。
过程中朱由校略有不满,但很快释然,因为他知道刘若愚这么紧张,必然是奏疏内容事关重大。
他接过奏疏,只是打开第一本,他的好心情就瞬间沉了下去。
戚金、秦邦屏、秦邦翰三人请求致仕,告老还乡,而自家弟弟批准了,并且授予三人侯爵。
授予侯爵这种事情,朱由校并不觉得有什么,因为这三人确实有功。
当年如果不是戚金,那江南拖欠的赋税根本收不上来,方从哲和孙如游可以拿着拖欠的赋税来一直威胁自己这个天子。
至于秦邦屏和秦邦翰,如果不是他们,沉阳城早就在天启元年被攻破了,沉阳丢失,也就代表辽东半岛丢了一半。
因此,这三人的功劳很大,并且……
朱由校用手指揣摩了这份奏疏许久,半天没有开口,显然不想对这份奏疏圈红。
“你怎么看?”朱由校询问刘若愚,刘若愚闻言也沉默片刻:
“奴婢以为,国朝困难,还需要这三位老将军主持大局。”
君臣的回答被顾秉谦三人看在眼里,三人有些好奇奏疏的内容,只不过下一秒朱由校便打开下一份奏疏,心情更沉了。
不等顾秉谦等人开口询问,朱由校便看向三人开口道:
“南军都督府都督戚金,西军都督府都督秦邦屏,贵州总兵秦邦翰三人请求致仕,告老还乡。”
“齐王上表三人为定远侯,忠州侯,酉阳侯。”
“你们怎么看?”
“……”听着皇帝的话,顾秉谦三人心里总算知道皇帝脸色为什么难看了。
这三人是从隆庆、万历年间走来的老将,可以说在目前的五军都督府里,是为数不多受朝廷恩惠大过受齐王恩惠的老将。
许多事情上,他们是站在齐王那边,但如果齐王反叛,那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征讨齐王。
也就是说,在这群老将眼里,皇帝大过齐王,齐王大过百官。
尽管顾秉谦他们觉得,齐王并不会造反,并且朱由校也这么觉得,但他们不敢确定齐王下面的人会不会裹挟齐王造反。
陆文昭、满桂、孙应元,还有……黄龙!
戚元辅对黄龙的话并不是废话,而是一句实实在在的劝戒。
如今的黄龙三十八岁,可他的功绩呢?
抗击荷兰、西班牙,灭柔佛、亚齐、万丹、爪哇、彭亨、丁加卢、苏洛各、巴邻旁,收复南洋,重设旧港。
又灭锡兰、贾夫纳、坦焦尔、俱兰、潘地亚、马杜赖、迈索尔、克拉克迪、金吉、毗奢耶那加罗,比贾普尔、比达尔、戈尔孔达、艾哈迈德内加尔,设立小西洋监察使司。
另外还有参与灭交趾、抗击莫卧儿,指挥就藩战争……
简单来说,三十八岁的黄龙已经独自灭国二十二,辅助灭国一,为大明打下了约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
其他诸将加起来打下的疆域,不足其一个零头。
尽管他灭的国都不强,但疆域却在那里放着。
这也是为什么满桂、孙应元比黄龙能力出众,但黄龙却总是能在书信上为主导的缘故。
说白了就四个字,“不世之功”。
另外,他也是大明眼下唯一一个有能力割据,并且在割据后和大明打出僵持局面的人。
黄龙的桀骜,但那要看和谁对比。
如果把蓝玉这种人放在他的位置上,恐怕连皇帝都只能哄着他,而不像眼下,对朱由校还比较规矩。
黄龙没造反没割据是因为什么?所有人都很清楚,就是上面有一个齐王压着。
黄龙的诉求是什么?众人也都明白,但谁都不敢说出来。
五军都督府的局面,本就是齐强而皇权弱。
眼下戚金和秦邦屏退下去,即便再上位的人还是秦戚两家的人,但他们却矮了黄龙一头,说事情也没有上一代那么硬气。
朱由校相信自家弟弟不假,但黄袍加身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
陆文昭、孙应元、黄龙三人不止一次的试探过皇权,只是被朱由校安抚下来罢了。
如果戚金三人退下去,那新上来的戚元功和秦民屏能不能稳住……
忽的,顾秉谦等人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齐王派了戚元辅和戚元弼去印度厮当,而旧港又有南军都督府驻军。
一时间,众人的呼吸不免有些急促,再联想到黄龙要进京述职的事情,心里大概有了把握。
“臣等以为无碍……”
顾秉谦果断表态,而毕自严和温体仁也先后表态,都认为齐王的奏疏没有问题。
只是在他们表态过后,朱由校又开口道:
“第二份的调动奏疏,齐王让戚元功担任西军都督府都督,遥领广东总兵,让秦民屏担任南军都督府都督,遥领乌斯藏总兵,你们又是怎么看的?”
“……”顾秉谦三人略微皱眉,不知道这次齐王为什么这么安排。
按常理来说应该是戚元功子承父业,世袭南军都督府都督,但眼下却被派到了西军都督府去,并且还遥领广东总兵。
同理,秦民屏也应该是兄去弟即才对,怎么被分去了南军?
“难不成……”温体仁和顾秉谦的呼吸有些急促,一时间有一个不太好的想法在他们心里升起。
“秦戚两家之中,恐怕已经有人被拉拢了……”
/105/105951/29325133.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