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和孙夫子都想着帮良玉找个脾性好会疼人的郎君,家境这一块儿倒没必要特别好,只需要能满足日常吃喝开销便足矣。 这谢诚序小富之家,容貌端正,脾性温和,看着倒是比第一个高家郎君更得她心。 “这个谢郎君瞧着也是不错,想麻烦吴大娘子再说说情况。” “谢郎君各方面条件确实好,人也是有能力的,他父亲早亡,留下的那个铺子原来在他母亲手中,收入只能勉强度日,吴郎君十六岁退了书塾,接管了这铺子,才一步步将这铺子生意起死回生,置办下家业。 所以,这谢郎君便耽搁到了双十年华尚未成亲,他母亲急得不行,也没能叫他松了口。 如今生活好些了,他才有了这意愿,他母亲喜得不行,四处托人帮忙说和。 可这谢郎君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姑娘与他成亲后,需得与他一起照顾他母亲。 他母亲双眼失明,他是不愿分而居住的,还是得与他现在一般,跟他母亲住在一起才行。” 姜夫人闻言叹了口气,她刚刚只光顾着看到了这谢郎君容貌端正、脾性温和两项了,倒没顾虑到这谢郎君家中双目有疾的母亲。 于情于理来说,只有一介寡母且母亲身有眼疾,都不能为了成家就将母亲分在一边。 谢诚序此举,实在无可厚非。 但谁家娇贵精细养着的女儿都没有嫁去了别人家里,连一个单独的院子都没有的道理,还得照顾侍奉双眼有疾的婆母。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孝顺的话就可以的,成亲后与婆母同住一院,自来长幼有序,家中的事情便轮不到作为晚辈的儿媳做主。 谢家只是小富之家,谢诚序又听起来极为孝顺母亲,往后生活中若是起了摩擦,新媳妇怕也很难熬。 看了姜夫人的面色,吴大娘子便知晓姜夫人心里的顾忌,想着谢诚序的母亲与自己有几分交好,吴大娘子便没忍住多说了一嘴。 “孙师娘之忧心或有可解,外人或许不能知道,我与谢诚序的母亲还算有几分要好的交情在,她与我自幼便相识,我俩的命又都不算好,都是家里那口子走得早的,是故,便也又多了几分同病相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