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以对人有意见,但不能对粮食有意见,这是农业人的操守。 实验田总共335平,刚好约合0.5亩。 这个大小兼顾了学校占地面积的拘束和核算亩产的方便性。 男同学抬着一袋一袋脱粒后的水稻上称,旁边一位女生称重,一位女生报数。 导师张志明拿着小本子做记录。 “第11袋,51斤,共计563斤!” 今年他们的目标是亩产1200斤,也就是半亩实验田需要产出600斤。 看着那边还没停下的脱粒机,张志明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超过600斤是肯定的了,但到底能达到多少斤,这让他很紧张。 脱粒机终于停下了,除了装袋的同学,其他同学都朝磅秤围拢过来。 “第12袋,52斤,共计615斤!” 所有学生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同时王凯几人把陈诚抬了起来,抛在空中。 “老陈,你真特么神了!” 王凯摇着陈诚的肩膀,满脸崇敬地看着他。 陈诚摆摆手:“淡定,那边还有稻子没装完呢。” “第13袋,49斤,共计664斤!” 意料之外没有欢呼声,取而代之的是所有人把目光看向陈诚。 这个增产的量,超过了他们任何人的预计。 “张老师,这里还有两斤!” 两个同学拎着塑料袋跑过来,这是他们清扫脱粒机收集到的稻子。 “我艹,666啊!”王凯惊喜道。 “张老师,经过核算,今年实验田实现增产14%!”负责报数的女生大声道。 “耶!” 同学们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系统预计增产15%,实际实现增产14%。陈诚估计收割过程中有些损耗。 张志明扶了扶跌到鼻尖上的眼镜,看向陈诚。 “小陈,你是怎么做到的?” 陈诚道:“优选雄花,喷洒授粉,保证授粉率。” 张志明点点头:“不错,技术路线正确,操作精细,学以致用。” 陈诚淡淡道:“这批稻子已经有雄花花期长、花粉足的遗传特性,下一代不用人工授粉也能达到这个产量。” “怎么可能!” 张志明的眼镜跌落到地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