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但黄九炎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依旧在康慨激昂。 “江浙督学侯方,于浙江一代兴办文事,督促士人习圣人之道!” “杭州知府张洪,于前元时便主政杭州,时士人、官绅皆称之曰能!” “浙江布政使刘福林,于任上兢兢业业,举贤任能,到任五年,年年上缴朝廷赋税,无有丝毫短缺!” 黄九炎的声音,越说越是高亢:“此三人,实乃贤官能吏,即便偶有抱怨,也是忧国忧民心切!” “况且……” 说到这里,黄九炎话锋一转,居然勐地将矛头又指向了朱瀚。 就见他咬牙切齿的道:“况且,前者侯方所奏实是赤忱之言,今日之科举已然是走上了一条邪路!” “不考三纲五常,不问忠孝仁义,尽考一些奇技淫巧之歪门邪道,今日之儒家新学,实乃是伪学,弃真正的圣人学问如草芥……英王殿下,宁无愧乎?” 朱瀚冷冷一笑:“本王愧从何来?” 这一问,更是让黄九炎跳脚咆孝:“英王殿下!科举改制,便是你一个劲儿的在蛊惑圣上!” “锦衣卫这等阴险、暴戾的亲卫,也是英王殿下你撺掇陛下组建的,此次锦衣卫诬陷浙江侯方三人,定然也是英王暗中指使!” 黄九炎话音落下,随即便跪倒在地,向着朱元章的御座大哭:“陛下!陛下啊,奸佞当朝,此所以国家不宁也!” “臣请陛下暂放血肉亲戚之念,以天下万民为先,褫夺英王爵位,付三司治罪!” 黄九炎悲愤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着。 李善长等人早就吓得目瞪口呆了,这黄九炎是得了失心疯不成? 谁不知道陛下是何等的宠信英王,这话也是他黄九炎能说的? 想到此处,李善长悄悄抬头看了一眼朱元章的神色,顿时心头狂跳,赶忙低头。 老哥朱元章眼中的杀意几乎是凝成了实质! 但同样的话,在那些或多或少和侯方有些关系的臣子耳中,无疑是给他们不少的勇气,或者说是给了他们翻盘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就见这些人,一个个的虽然跪在地上,却人人替那三人喊冤。 “是啊,陛下明察,侯方三人清白无辜啊!” “陛下,臣亦参英王、毛骧,此二人把持朝政,堵塞圣听,诬陷肱骨大臣,陛下不可不察啊!” “科举改制,实乃国家祸乱之根源,陛下,悬崖勒马尚未晚也!” 毛骧望着眼前的一幕,整个人都哆嗦起来。 反了! 全特么反了! 毛骧平日里向来以皇帝座下第一忠犬自居,凡乱臣贼子,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公卿高官,他绝不手软。 可今天这个满朝文官躁动的场景,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就在此时,一个尖锐的几乎破了音的声音响起:“侯方、张洪、刘福林三人,纵容亲属欺男霸女、鱼肉百姓,置国法于不顾,更是聚集士子对抗朝廷,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臣请诛三人九族,并殄灭其党羽!” 看了半天热闹的朱瀚一愣,这谁呀,这么狠? 寻声望去,居然是刘伯温。 朱瀚只觉得有意思极了,这个平日里装聋做哑不愿意得罪人的好好先生,居然一出手就爆了个狠的…… 也好,算是省了自己不少事了。 刘伯温喊完这句话,浑身冷汗涔涔,几乎虚脱了。 刘伯温早看出来了,今天这是朱皇帝和英王殿下,在联手钓鱼呢! 自己和李善长、宋廉三人本来就是浙东士人在朝廷的代表,要是再不发声表明态度,估计也得上那两位爷的砧板了! 要说这个态度,自然是李善长这个浙东士人之首来表明才对,刘伯温是真不愿当这个出头鸟,但是不当不行啊。 李善长有个要命的弱点,越是关键时候,越是犹豫不定,今天也同样如此,等他下定决心,估计自己等人也已经进了诏狱了。 宋廉就更不用说了,论学问他是当世第一,但是朝堂、官场上的这些事情,他这辈子估计都够呛能弄懂。 故而,刘伯温才不得不铤而走险。 此刻李善长和宋廉,一脸震惊的望着刘伯温…… “诛三人九族”他们没意见,但是“殄灭其党羽”就让李善长和宋廉胆战心惊了,谁是这三人党羽? 那还不是看皇帝陛下的心情? 这分明是要掀起大狱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