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而…… 她“哼”了一声,似笑非笑道:“阁主好算计!怕是阁主要失望了,本殿这个请求,是为了母妃的。” 赵叔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布局的呢? 是在她进入武阁之后?还是在她进入丁场之后? 不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确认的是,他一直想物色这样一个人——有本事成为魁首,而且有胆色和父皇提条件的人。 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 或许在得知她要进入武阁的时候,他便隐约察觉到一直在物色的人出现了,所以才有后来的谋篇布局。 现在看来,他多半能如愿…… 赵叔敖也知道,做人不能太过。他的确想借用长定殿下,既如此,总要给出一些诚意才是。 “殿下,老夫只是觉得,武场藏着这些魁首记录,太可惜了。这些记录,只有让更多人看到,才没有辜负这些魁首的心血。” 赵叔敖掌管武阁的时间还不长,他也不知道历代阁主和皇上是出于何种考虑,但是他在看到这些魁首记录的时候,就想让它传开去了。 只是什么时候传开、怎样传开,这便有讲究了。 时至今日,他觉得长定公主就是将这个公诸天下的最合适人选。 除了她的身份地位、功劳成绩之外,皇上还允诺了她一个请求。 除了她,赵叔敖实在不觉得还有谁能做到了。 “殿下,这本记录中,不乏一些针砭时弊、向上劝谏之言;历代魁首之中,也不全是忠厚仁义之人,还有不少人被问罪。这些,都是皇上不愿意让更多人看到的原因。” 对帝王而言,这些东西并不利于朝廷融洽稳定,容易引发人心动荡,这是巨大的弊端。 而好处……翻阅了这本记录的人,是否有所得,这难以判断和考核,是不是真的对士兵和军中有好处?这好处就看不见了。 巨大的弊端和看不见的好处,两者相比较,最后的结果就很明显了。 这并不是因噎废食的道理,而是朝堂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赵叔敖在试探过皇上之后便没有进一步的举动,便是出于这个考虑。 但长定公主出现了,他觉得,倒是可以再试一试了。 他把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一一说了出来,从军中士兵说起,再到朝廷官员,及至帝王心思,皆无隐瞒。 郑吉听罢,久久没有说话。 赵叔敖的算计心思摆得明明白白的,但是……她却不得不跳进去。 因为,她和赵叔敖一样,都想将这个记录让军中的士兵看到。 这个念头是如此清晰而强烈,她根本无法忽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