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臣等回去一定抓紧!” 四人齐齐答道,其实大家对这冬天种麦子,能不能长出庄稼都非常怀疑,只是不敢问出来罢了。 朱慈烺也懒得跟他们解释,同样也没有强制推广,北方这种干旱的情况,种冬小麦绝对比春小麦要好。 至于现在是小冰河时期,冬季会不会将麦苗冻死,他也不知道。 但最多也就是浪费一些种子,白忙活一场,大不了明年开春再补种春小麦就是。 “陛下,臣有本要奏!”四人刚退回去,首辅魏藻德就赶忙出列拜道,生怕晚了一步,就没机会了。 “准!” 朱慈烺有些恼怒他打乱自己的思路,毕竟这大朝会只是宣布事情的场所,而非议政场所,有事得私下上奏。 “启奏陛下,各地投贼的官员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魏藻德说完,一众文官都紧张的竖起耳朵,显然各地官员见朱慈烺迟迟没有任何处罚,都有些不安。 “此事以后再议,朕自有定夺,各地各司其职即可,对于殉职的官员,内阁要尽快拟出一份追封名单出来,尤其是孙传廷孙爱卿。” 朱慈烺一摆手,对这些家伙不关心那些殉国文官的抚恤,反而操心那些偷生怕死的文官很是不满。 至于怎么处置?这还用说吗? 投降过闯贼的文官,有一个算一个,自然是通通赐其自尽,再换一批新的官员。 否则如何对得起那些选择以身殉国的文官? 而投降过建奴的文官,尤其是永平府的那些,更是要抄家,家属发配。 这是鼓励文人气节,重铸中华脊梁,震慑贪生怕死之辈。 当然如今各地还不稳,候补文官也甚缺,所以他打算待明年秋收,恩科之后,在下旨通通赐死,让他们多活一年,自己已经够仁慈了。 “臣一定抓紧!” 魏藻德赶忙答道,也不敢再啰嗦,其实心中也隐隐猜到了陛下的打算,只是打死他也不敢说出来。 随后朱慈烺便宣布了闯贼归顺的事,然后又宣布了四道任命。 任命高杰为河南总兵官,倪元璐为河南巡阅使,刘良佐为山西总兵官,李邦华为山西巡阅使。 对于这四道任命,众人倒是未感到多少意外,意外的是陛下竟然能忍住,让那闯贼继续苟活于世。 在众人看来,陛下只需让贵妃娘娘提兵走一趟,还不是轻轻松松将闯贼头颅提来? “众爱卿,继朕登基,已有半年之久,南方各省官员至今显有上表恭贺者,去年的秋税也至今未押解入京。 据悉,南方各地官员士绅学子还想另立新君,分裂大明,各位爱卿认为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朱慈烺说完,便扫视着左右的文臣武将。 面对皇帝的询问,所有人竟然都保持了沉默,显然心中都有顾虑。 众人顾虑的自然不是江南那帮人会打到京城来,因为他们还没那个本事,而是担心将来江南士绅文人的记恨报复。 毕竟江南作为财富重地,历来在朝堂中都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江南士人的影响力也遍布全国。 “启奏陛下,江南诸人实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臣妾请缨,率大军征讨!” 等了半天见无人说话,红娘子只得站了出来拜道。 “陛下,娘娘所言极是,臣也请缨率军征讨!” 周遇吉也站了出来。 见两人带头,其余三位大将军哪怕再有顾虑,也只得硬着头皮站出来请战。 其他武将却是没有资格请战的,不过也纷纷出列附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