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台上,鬼子兵惊醒,到处逃窜,可已然迟了。 而此时,杨若雪开口了。 一声戏腔宛如利剑一般,洞穿了无数人的心脏。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戏腔一出,瞬间将这首歌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现场所有人都呆了。 普通观众呆了。 媒体评审呆了。 四位评委老师呆了。 他们感觉整个人好似被电了一般,麻酥酥的,鸡皮疙瘩遍布全身。 无数人张大了嘴巴,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们都被震住了。 杨若雪将戏腔融合歌曲之中,而且还这般完美。 而众人还没缓过劲来,紧接着一段地地道道的昆曲念白,直接炸翻了全场。 “啊!” “浓情悔认真,回头皆幻景,对面是何人……” 这震撼人心的圣意,是那么让人动容。 无数人的脑海之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戏曲,原来这么有魅力? 难怪老一辈之人那么喜欢听戏。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 “你放唱罢我登场......” 谁说戏子无情? 舞台之上,火焰越发汹涌,在烧过鬼子军后也向杨若雪涌去。 转瞬间,她也被火焰包围。 她也无处可逃。 此时,所有人都明白了。杨若雪饰演的戏子不是在为鬼子兵表演。 这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戏子,卑微的戏子,向侵略者的反击。 这是一场复仇。 这是一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同归于尽。 位卑未敢忘忧国啊! 山河破碎,烽火燃山河,贼寇怎么如此潇洒? 此时,观众想起了,“点火”之声响起之时,杨若雪露出了一个轻蔑的笑容。 当时不以为,如今才回过神来。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 “道无情,道有情,怎思量。” “道无情,道有情,费思量。” 绝美的戏腔席卷全场,本出触动人心的歌声更加浓郁。 舞台背景,故事情节,绝美戏腔...... 这就是神级现场啊! 一曲唱罢,余音绕梁。 现场灯光全部熄灭,漫天火焰吞没了杨若雪的身影,最终汇聚在大屏幕上,形成两个血红色的大字:赤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