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果从藩王的角度来说,朱棡觉得大明的宗室袭爵制度堪称完美,远超过历朝历代。 但如果从大明王朝的角度来说,朱棡非常认同朱允熥的说法,按照老爷子的玩法,不出百年大明财政就得被他玩垮。 因此,纠结再三后朱棡艰难地开口。 “父皇,儿臣认为大明的宗室制度确实有点问题。” “现在宗室人数稀少,满打满算也不过百余人。可这百余人只要经历个五六代,就能达到几万人……” “咱大明虽大,但依然养不起几万个县令!” “因此,从长远计,儿臣觉得有必要更改现在的袭爵制度,让出了五服的宗室恢复平民身份。” 老朱听到朱棡的说辞,脸上闪过一丝讶异。 他之所以叫朱棡进宫,其实是想找认同的,却不承想这逆子既然跟那逆孙想法一致。 “老三,朱允熥之前找过你吧?” 朱棡诚实的点点头。 “是!” “不过儿子之所以赞成他,可不是碍于他皇太孙的身份,而是真的站在大明的角度考虑。” 老朱见朱棡这样说,心里突然生出一种无力感。他发现儿孙们都大了,都有自己的主见了,已经不听他这个老皇帝的话了。 “你说说,那逆孙都跟你说了什么鬼话!” “是!” “其实允熥思虑得也不无道理,按照父皇这般无差别的优待宗室,不仅对朝廷不利,长期来说对宗室的繁衍也不利。” “其一,优待太厚,使得宗室丧失建功立业的动力。” “其二,不许从事贱业,等于封死了底层宗室的谋生之道。” “其三,一旦朝廷财税出问题,宗室待遇第一个被砍。” “允熥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优待宗室不以禄米为重,要以保障为重。” “保障为重……” 老朱听到这话顿时来了兴趣。 “详细说说,那逆孙到底是啥意思?” 朱棡见父皇露出感兴趣的样子,心里也非常受鼓舞,立马一五一十的讲述了一遍。 “按照允熥的说法,皇族有保障宗室基本生活的义务,但也仅仅是基本生活保障。” “比如对生计艰难的宗室,按人头支取口粮,保障其饿不死即可。” “但同时要大力鼓励宗室子弟从军、从政、从商,甚至种地务农、进厂做工等等。” “对于有志于科举的宗室,还可以给予他们些许特权。比如说某省科举,每科保底录取一名或两名宗室,其中宗室子弟不占用既有名额,属于额外加恩。” “若是宗室子弟愿意从军,也可以获得优先晋升的特权。” “允熥那孩子还打算创办宗室学校,保障宗室子弟受到良好的教育。” “同时,大明所有高等学府,都优先录取宗室子弟,让他们成为对大明有用之人……” 虽然老朱跟朱允熥闹得非常不愉快,但对于朱棡所复述的话还是听得非常认真的。 他突然发现,从长远角度来说,他那个能气自己半死的逆孙,竟然比自己想得还长远…… “这都是那逆孙跟你说的?” 朱棡闻言脸上立马露出钦佩之色。 “是的!” “朱允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待宗室亦是此礼!” “父皇,朱允熥不是苛待宗室,也不是薄情寡恩,他是真的为咱们大明后世子孙在考虑!” 老朱现在最听不得别人夸那逆孙,哪怕是他颇为喜欢的老三也不行。 “你就少替那逆孙说话了,你是不知道,那逆孙今天刚跟咱吵完,说等他当了皇帝,第一时间就把咱的皇明祖训给废了!” 朱棡听到这话心里一凛,心道这孙子疯了吗,竟然敢当着老爷子的面说这种胡话? 不过转念一想,朱棡反而能理解几分。 以自家老爷子的固执,还真能把那孙子气得说出这番话来。 因此,这事真较真的话,还真不好说谁对谁错。 “父皇!” “允熥那孩子毕竟还年轻,总有年轻气盛的时候。” “您当年气性起来的时候,还拿着剑追我大哥哩。要不是我大哥跑得快,您指不定干出啥事哩!” 老朱突然被朱棡揭了老底,当场气急败坏的解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