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 朱元璋的执念-《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第(2/3)页
比如倒霉的哥德堡号。
花了近三年时间完成一趟贸易,期间死了百分之二十的船员,结果返回哥德堡后,在岸上迎接的人们注视下触角沉了。
出海就是听天由命。
杨大使载着义女和金银珠宝的船队浩浩荡荡顺流直下,沿途无不引发堪称狂热的围观……
毕竟这也太夸张了。
出去西征一年多点,就已经需要用绵延几十里的船队来运输。
你这是去西征还是搬家啊?
而且这还是他自己的,也就是说后还有数万明军,而他们抢的都不在内,所以这西域到底多么有钱,都能让你们一趟就抢到这么多的财富和女人?
“向西方,西方遍地黄金,河流流淌着奶和蜜,牛羊无边无际,土地广袤无边,只要去了,人人都可以做地主,几百几千几万亩任由开垦,种稻子都可以,还能养蚕。看看我手中这匹绸子,这就是那里出产,那里有你们想要的一切,在这里你们只是个佃户,连媳妇都娶不起,去了那里你们都是地主老爷。
妻妾成群!”
杨大使仿佛忽悠欧洲穷鬼参加十字军的神棍般,一手举着绸子一手牵着他最漂亮的义女,对着那些围观的百姓高喊着。
然后一片艳羡的惊叹。
然后他在所有路过的城市都进行着相同的表演。
反正管杀不管埋。
把人忽悠去就跟他无关了。
因为要去西域的是军户,目前来讲民籍自发前往并未放开,要去的就是到各处卫所报名,然后送到都指挥使司,作为军户组织起来西行。
另外还有商人。
商人也可以带着路引去。
未来杨丰组建的商团,也是以商人身份。
再就是朝廷选派的官员,虽然是都指挥使司,但也有文职官员。
总之目前来讲去西域的就是这些。
朱允熥给各地都指挥使司下达了指标。
根据情况不同,有一个都指挥使司必须凑一个卫的,也有一个都指挥使司凑几个卫的,像那些人口实在太少的一两个千户所,会宁这样的就不用了,总之就是把凑人的任务交给这些都指挥使司,不过西域的军户和内地不同,他们不用缴纳军粮……
不仅不用交,而且只要有能力开荒也不受限制。
你开多少都行。
另外所有西行的,朝廷都还给一笔钱自己购置想购置的,不光是移民西域需要的物资,包括奴婢也可以购买,大明平民的确不能买奴婢,但这种去边疆的军户可以。
实际上这种制度就是杨丰设计的封邑化。
开荒的确不受限制,但一户人家耕种的数量有限,看着面前无边无际的沃野,受自己家庭能力限制开垦不了怎么办?
用奴婢呗!
去哪儿弄奴婢?
倭国,朝鲜,安南……
随便买的。
到那里之后带着奴婢开荒,然后奴婢负责耕种,真正的田主作为军户需要做的就是打仗,他们就像欧洲的骑士,在西域这种地方,想要把人吸引过去,并且让他们扎根,就是这种方式最简单有效。
去了就是做地主,去了就是有采邑的骑士。
更现代的社会制度没用。
那地方太大,而且人口太少,玩不起别的。
甚至目前明军的神机营这种纪律化军队都很难,朱棣虽然渴望能够建立这样的军队,但事实上他根本做不到,因为想建立神机营这种纪律化军队首先要足够人口的聚居区。因为这些士兵必须长期在一起训练,所以游牧民族进入不了这种时代,就是因为不具备这种基础,他侄子能实现,他实现不了。他侄子可是在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哪怕不算周围城市,光京城军户就得二十多万,而他的亦力把里目前大概也就是一两万人,但如果他把自己护卫都集中起来这样搞,那么他就得面对粮食运输和地方控制的问题。
他无法大聚居。
南疆各城一座城市几万人口就已经是极限了。
最大喀什噶尔两万四千户。
这是极限。
因为生产力限制了。
相反这种采邑制度,却可以用最低的维护成本,管理一片单位面积产出不如内地,缺乏连片大平原,只能依靠绿洲灌溉的破碎状控制区。
这也是西域基本上都是这种一座城市一个城主,始终不存在真正一统的主要原因,本来就是破碎的,统起来也没用。帖木儿号称帝国,但实际上还是个靠着信仰合在一起的联盟而已,他坐拥最大的城市,从各地掳掠工匠控制制造业。把儿子分封出去控制区域里的主要城市,然后各地埃米尔说了算,只是需要给他交税,但怎么治理他是不管的。不是他们不懂一个统一起来的大帝国的好处,而是他们的条件决定了只能分。
大明在西域也一样。
就是采邑制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