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点映进行时-《人在华娱,古偶开局》


    第(2/3)页

    “徐澈老师出演这样一个题材,饰演这样一个底层小人物,难度挑战一定很大吧?”

    面对疑问。

    徐澈斟酌了一番,开始讲到:

    “收到答卷并且满分,是我的目标。

    进组之前大概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我自己一直在围读剧本、排练、走戏,还用了很长时间跟导演去沟通人物小传,我们会去分析,莫三妹在年幼的时候是怎样的成长,稍微成年一点是怎样的成长在电影之前的时间线是什么样的性格。

    剧本没有写到的部分,他又是怎样的成长。当你把人物小传丰富了,你会更了解莫三妹,他的中后段的目标是有波动、转折的,这种情绪的转变,我希望自己在表演的时候放大,显得更加丰满一点。”

    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

    虽说徐澈是顶流第一梯队。

    但是徐澈要说的是:【流量和演技是可以共存的!】

    刘江导演:“我和你们说!这套题真的很难!我作为出题者和阅卷人到现在都不知道他怎么答出来的!太难了我和你们说!太不容易了!”

    刘江导演:“我第一次见徐澈心凉了半截,这不是我想要的三哥。”

    刘江导演:“讲道理,进组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徐澈怎么就从高冷男生变成我心目中的三哥了?这就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

    台下观众哄堂大笑。

    真的快要被导演笑吐了,第一次见到徐澈心凉了半截,等《人生大事》开拍以后,至今没明白徐澈是怎么从一个翩翩公子变成他想要的电影里的那个孙猴子的……

    观众和媒体们纷纷回答:

    “这就是演员!”

    采访环节过去的很快。

    大家都对答如流。

    除去小又又有些回答不上来,但是小姑娘要求也别那么高嘛。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问徐澈老师的是,整部电影中,你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在哪里?”

    “我想想啊,嗯...茄子,豆角,因为拍的时候整个剧组都在笑,很难印象不深刻啊。”

    “那我想问徐澈的是,为什么当初会演这个角色呢?”

    “我有个朋友,当初推荐我。”

    徐澈没把话说明白。

    但是还是说了。

    当然,其他人不八卦也是不知道的。

    没什么的。

    “最后的最后,我想问一下徐澈老师,你觉得这部电影的票房最终能达到多少?”

    徐澈斟酌片刻,然后很是自信地说道:“我对人生大事票房成绩的预期目标是十亿吧,当然了,如果能破十五亿的话那就更完美了。”

    坦白讲,徐澈说的很保守。

    毕竟《人生大事》在原时空就能以六千万的成本拿下接近十七个亿的电影票房。

    那么在这个时空,不仅男主换成了双大爆剧持续发力的徐澈,就连上映前的宣发力度也跟着加强了不少。

    加上没有口罩干扰。

    这样算下来。

    票房拿下二十亿应该也是十分合理的一件事情吧?

    他对自己有信心,也对剧本有信心,就是苦了朱老师,《人生大事》和《叛逆者》都没了。

    虽然同样是出逼的流量,但是也忒难了。

    ......

    ......

    6月18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