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惜结果并不理想,到目前为止也只是靠谢仲元的一点积蓄。 并且近日,两人又听到一场不太对劲的风声。 长安城中的笔墨价格,在快速上涨。 谢仲元精通术数,高子杨却擅长史书兵书,都有些偏科,需要补充更多知识。 然而这笔墨价格上涨,书籍价格自然也在上涨。 如此一来,事情就不太对劲了。 原本按照高子杨跑腿,谢仲元出积蓄,两个同乡的计划是再攻读一年,再战考场。 然而谢仲元不过开了小酒铺,勉强维生而已。 便是盘了出去,又能有多少碎银。 否则二人也不至拮据到要住在破庙里了。 可……即便这样,精打细算之下,好歹也能勉强支撑一年。即便买不起数,但借上几本书来誊抄,以作学习之用也是可以的。 然而现在呢? 若是要继续这个模式,必然要买不少笔墨纸。 可笔墨一涨价,两人若要强行攻读,那只怕明年的科举还没到来,他们先提前几个月饿死了。 若是就此放弃…… 谢仲元孤寡一身,年纪已经有五六十。 高子杨更是家中贫寒,只有一个老母亲,因为年轻时也是出身大户的小姐,于是培养了高子杨读书。 这一下放弃,两人真不如就饿死算了。 于是最近几日,高子杨都没有看书,每日里就去长安的大街小巷搜寻。 搜寻的目标,自然是便宜的笔墨! 然而…… 一连几天过去,一无所获! 见高子杨摇头,谢仲元神色一呆。 绝望了。 “如此……如此却要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谢仲元仰头痛啸,一声声悲鸣。 高子杨更是低头更咽。 “能怎么办?陛下肯顶着压力,重开前隋的科举,便是待我等寒门子弟莫大的恩情了。” “如今却又怪的了谁?不过时运不济罢了!” 谢仲元低头不住叹息,一脸叹息好几声,才艰难咬牙道,“都是这些世家豪族。前些时日我听闻,当初陛下开科举诏书,他们还在朱雀门前围堵陛下,要陛下收回成命。” “后来纸张价格陡然腾贵,这些世家门阀也参与其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