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旦让他们握了最终剪辑权,就会自我膨胀,剪出一些不符合观众口味、特别自我的电影来。 这是一个成熟市场的投资者们不能接受的。 这就需要时刻关注市场,更了解当前观众口味的制片人进行最后把关。 然而,到了王维这里,事情又有所不同了—— 一来,他就是资方,没有人比他更有权力; 二来,哪怕掌握了最终剪辑权,他也会比一般的导演更加理智一些。 ——谁叫他是看过电影原片的呢,这就让他在拍摄剪辑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创作。 老王自然不知道后面一点,但王维说自己干得还不赖,他还真没法反驳。 在电影的最开始,制片人的工作其实就是将电影的一些关键制作因素——剧本、导演、明星和资金——合理地整合起来,从而创造出影片的雏形。 回到《天才枪手》上: 导演就是他自己,不用说; 剧本也是他拿出来的,而且还交给编剧组继续修改打磨,据他所知现在已经出到了第三版,但他还是不满意; 明星,最大牌的沈贞仪敲定了,配戏的老戏骨也敲定了,其他演员都交给副导演老徐带人去试镜,起码第一轮试镜还用不上他; 资金……尼玛,这工作不就是落在他老王身上了吗? ——你瞅瞅,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被王维“甩”给了其他人,他这个导演兼任制片人可不是当得游刃有余? 王维可不觉得自己是在“甩锅”,这明明是比拍上一部电影时更加成熟了好不好。 不学会摸鱼,怎么能有更大格局? 比如—— “嗯,我顺便摸了一下我们营销部门的底,怎么说呢?达不到我满意的程度。”王维直言不讳。 虽然新片都还没个影儿,但作为制片人,他已经在考虑片子的观众开发了。 问题突然回到公司身上,老王目光一凝:“怎么说?” “你该知道,过去不管是五大还是我们敦煌,都有不同类型的影片使用不同宣发方案的说法。” 老王点头:“这些方案都是各大发行公司的商业机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