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京都的夜晚,霓虹闪烁。 在绚烂的霓虹灯光下。 可以看见,穆家门前的大街小巷,跪着一个个人影。 十几万人整整齐齐,下跪叩首,宛如朝圣。 何其震撼!何其壮观!这一幕,被人发到了网上。 瞬间引爆全网!“陈浩,犹如一尊真神!” “什么真神? 不是杀神吗?” “杀神不也是神吗?” “这种场景,我只在去布达拉拜佛的时候才见过,三步一叩首,虔诚膜拜。” “我觉得,这比拜佛的场面更震撼,毕竟,这可是十多万人!” “陈浩已是十多万人的信仰了吗?” 网上一片议论之声。 “你们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向拜佛一样拜陈先生吗?” “为何?” 很快,又有一条消息被传出:“因为陈先生没有惩罚他们,只是告诉他们一个道理:若非急险,不明真相,不做议论。” 这又引起轩然大波。 人们再度为陈浩点赞。 不是因为,陈浩传播的理念有多高级,或者有多完美。 而是因为陈浩在被嘲讽过后,居然能不惩罚那些人,反而以礼相教。 这气魄,这胸襟,值得他们赞叹。 没过多久,又有人告知,陈浩要成立凤凰基金会的事情。 这再度引发热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没几个人做到,可陈浩却做到了。” “陈浩? 请叫他陈先生!” “我听说啊,陈先生在穷的时候,也没有独善其身,他大学期间,还未发迹,一次遇到同班女同学遭受侵犯,没有犹豫,便挺身而出。” “真的吗,陈先生也太伟大了吧!” “穷的时候,陈先生没有独善其身,富的时候,陈先生还心系天下。” “陈先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圣人吧!” “一尊杀神,同时,也是一位圣人。” “这听起来很矛盾,但是,陈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人,无法去评说!” “自古以来,有大功绩者,无不如此,黑暗与光明并存,后世无法盖棺论定。” 每个人,都开始称赞陈浩,将陈浩与华夏自古以来的伟人们,放到了同一高度。 并且,也有人开始询问,凤凰基金会何时成立,他们准备往里面捐钱。 陈浩用他的行为,影响了数不清的华夏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