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晨光(五)-《花开松林陀》

    杨梅先看见了映山红。

    杨梅用手一指,对方大美说,“大美,你看。周围一片照山白,簇拥着几颗鲜艳的映山红。这一白一红,真的是恰到好处。大自然的美景永远比人造的景观要更加和谐。如不是这清晨的上山之路,哪里看得到这样的美景呢?”

    方大美顺着杨梅指的方向,看到了红艳艳的映山红。

    方大美因为是做生物科技的,对植物的种类有相当的研究。

    松林陀的山岗上,发现了照山白和映山红。这让方大美立刻有了科学的发现。无论是照山白,还是映山红,都是杜鹃属的不同植物种类。这些植物的出现,说明松林陀的山上有极其丰富的植物物种。因为杜鹃属的植物,是土壤微酸性的指示植物。山上的土壤具有微酸性,就是植物多样性的一种先兆。

    杨梅见方大美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而是若有所思。就进一步问方大美说,“大美,你在想什么呢?我问你有没有看到那鲜艳的映山红?”

    方大美迅速的从思索中反应过来,赶紧的回答说,“杨姐,我刚才就听到你的话了。只不过硬珊瑚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了其他的东西,没有及时回答你的话。对不起。不过您知道映山红和照山白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吗?”

    杨梅没有理解方大美的意思。

    杨梅问,“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吗?是你的诗情画意,还是文化内涵?要不然就是对大自然的赞美。这样鲜艳的映山红,不会是又触发了你创作的灵感了吧?”

    方大美笑着摇摇头说,“杨姐,你说的都对,也都有可能,但是我们俩的方向不一样了。我是说,松林陀的山岗上出现了照山白和映山红,说明这里具有土壤的微酸环境。这对于植物的分布特别有好处。不像一般的石灰质土壤微碱性环境。而他的植物分布要更丰富一些。无论是垂直分布还是平行分布,植物的自然分布一定会有他自己的特点的。我们把目光都集中在土地上,我们对这片香港还没有其他的想法。我们为什么不在山坡上多做点文章呢?”

    杨梅受到了启发。

    杨梅笑着说,“大美,我还真有点儿跟不上你的节奏。我们大家都在说,你突然间就跳跃到科学的问题上。有关植物的科学分布问题我没有研究,但是听你这么一说就很有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在这贫瘠的山岗上做出更大的文章,那对于我们建设新农村,精准扶贫太好了。”

    方大美很认真的说,“杨姐,我要纠正你一个说法。松林陀的山岗,因为是微酸性环境,就不是平地的山港了。而是物种极其丰富,土层很厚,将来可以大有作为的。最有潜力的上岗。可以说我们现在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吃。我们要在耕作的土地上大作文章。我们更要对这片有潜力的香港做大文章。有可能这篇文章比我们在土地上做的文章更坑色,更有效,更能够让松林陀走向辉煌。”

    几个人一边走,继续一边在讨论松林陀的脱贫问题。

    钱军很好奇的说,“妞儿,别给我们大家画大饼,科学的问题只有你有深入的研究,有发言权。你能不能说一些我们能够听懂的,所有的人都能够听懂的话呢?到底我们怎么做才能够让这个深港发挥作用?让松林陀走向辉煌。”

    小洁也好奇的说,“所有的人来到这里以后,没有不围绕着耕地想办法的。你是第一个看上了这片山冈的人。不是,你到底有什么想法?别卖关子好不好?”

    方大美,缓了一口气。

    方大美慢慢的说,“映山红这样的杜鹃属植物出现,说明松林陀的山,动植物种类很丰富的地方。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工作,进行科学考察,最后才能够得出确切的结论。将来我们完成了科学考察以后就会制定相应的方案。把这座山利用起来,利用他丰富的植物资源,利用林下闲置的土地,发展沟域经济,林下经济,在循环利用上下功夫。按照生态群落的思路,往自然种植的方法,解决我们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可是拓展了我们发展产业的思路。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杨梅说,“你这一连串的名词我倒是都听说过。沟域经济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实际上就是一种山地经济。利用水利上小流域治理的概念,复合型发展山地农业,将一产和三产结合起来。走融合发展的道路。既可以走休闲观光这条路,又可以找复合种植这条路。还可以整体打造,组合式发展。有的地方在这方面做的特别好。有些设计都请了国际大牌的设计师。带动了区域的发展。解决了山区经济发展的问题。只有一个松林坨村,能够起到这种作用吗?”

    方大美说,“杨姐,你这个工信局的局长。对山区发展经济研究的这么深入,真的是很难得。沟域经济很适合这个村子的发展。将来我们做出来设计方案你就知道了。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包括哪些地方?辐射哪些地方都可以商量。区域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够画地为牢。”

    小洁问,“方博士,什么是林下经济?什么又是循环经济呢?”

    方大美,“先说什么是循环经济吧。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前一个经济运行环节,是后面一个经济运行环节的基础。而各种经济环节环环相扣,形成循环往复,促进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特点就是零排放。循环经济的优势就是高产出。它的原理就是物质守恒定律。在我们大农业的发展中,具体就是要遵守生态学原理,完善生物链,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发展一个产业。你比如说种植出来的产品,就可以作为养殖的饲料。养殖的排泄物,就可以作为种植的肥料。肥料可以提高种植的产量,同时也就扩大了养殖的规模。循环下来,农作物的产品可以销售,养殖的家畜也可以销售。而中间没有任何废弃物产生。这就叫做零排放。”

    钱军说,“通俗易懂。”

    方大美继续解释,“林下经济的解释就更加通俗易懂了。就是利用森林本身的发展规律,把闲置的林下的土地,变成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但是又不破坏森林的结构。让森林下木材更加丰富,采取仿自然的种植方法,生产大量的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很多都是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你比如说利用林下养蘑菇。还有很多人利用林下种植名贵中草药。我有一个同学正在开发林下种植三七。现在已经成型了。但是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微酸性土壤。这个项目我将来可以把它引进来。”

    小洁听的目瞪口呆。

    杨梅赞叹说,“晨光无限美好。日出更令人期待。但是方博士刚才说的几种经济模式。更是松林陀扶贫攻坚的晨光。”

    wap.

    /106/106149/2831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