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是这些书并未全都是对修行境界有用的经典,甚至有许多瞧着滑稽可笑的八卦。 诸如这其中有一《轶事册》,书名还算端正,但里面的内容却是太古时期许多著名人物的琐事,诸如某位书院名家极喜欢去其他城池的书院逛,美名其曰交流心得,实则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瞧瞧那里姑娘们的大腿,并且还对朋友吹嘘:附近百十城池,说起哪里姑娘的腿最好看,我很有心得,反正天骄城的天骄书院不用去,那里姑娘的大腿倍儿黒。 李尘以前不曾听过这位人族先贤的名号,但是既然能被记录在这里,想来在太古时期应该是人人都有所闻的大人物。 他反而因此觉得生动,因为仔细想想,他现在身边的朋友,似乎也都算是大人物了,可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小毛病。 如卢翰如今的身份,光一个名头都让许多人噤若寒蝉,谁能想到,以前的卢翰曾经站在陨墨山上大喊:“传说那位九殿下生得十分好看,不知道他的风采有没有我的十之一二?” 如果将这件事编撰入山庄的野史传遍整个上界,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此捧腹,又有多少以卢翰为标杆的人会感受到标杆的破灭。 他甚至在心头琢磨,倘若有属于山庄的《轶事册》出现,该如何记载,想到开心处捧腹大笑。 恐怕那位留下这处传承的人族先贤也没有想过,竟真的有人能在这样孤独的地界儿,日复一日瞧着这些典籍,而且不以为寂寞,反而捧腹。 他当时留下这里时,便是担心有人无法耐得住长时间寂寞去瞧这些典籍,所以才对王庭太一几番嘱咐,说一定要告知后人,想要通过这里需要很长时间。 王庭太一对此并未多做警告,以他这段时间对利差呢的了解,知道李尘绝不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 耐得住寂寞,并且愿意坚持这件事,本就是世上最大最好的天赋。 “他终将要面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难,倘若连这一点难处都不能度过,又怎么扛得住这一切?”这是王庭太一的想法。 李尘的进度,比王庭太一想得还要快。 他沉浸在这些书中,无论是故事,还是那些枯燥的道理,都瞧得深入,只因他在做的,不仅是看书。 他明白此刻自己在做的事情,以及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其实将过去在这世上大放光明的传承带出去,因此有极重的责任。 而且,数十万年的时间跨越,李尘每一次看着这些文字,都好像在凝实那些文字后的一双眼睛,带着厚重,带着热泪,带着永不停息的热爱,即便生命已经停止,思想却一直流传。 这就是一直以来,被称之为,传承的浪漫。 使命感的浪漫,在长度的跨越和宽广上,永远超越个人的情感。 随着阅读的深入,李尘对于当年人族血脉修行的发掘和鼎盛也有了一定了解: 人族修行远比异兽的修行艰难,即使当初有第一人经过改良发现人族也能够容纳元力,但速度极缓慢,而且数十万中难有一个有天赋者。 但万事开头难,现在第一步已经走出去,后面的事情简单了许多,因为这位人族始祖,终于有了同行者, 这位始祖曾经说过,世人如烛火,一个人面对这世界的黑暗和寒冷难免觉得辛苦,因此就需要抱团。 随着修行口诀和功法的改良,同行者越来越多,修行的法门越来越多,神通越来越多,天赋出众者越来越多,其中的道理就好像爬一座高山。 这座高山没有尽头,甚至一开始没有道路,但是当有第一个人凿出台阶,后来者踩着台阶走上来,便也有人一起跟凿,于是台阶越来越多,越来越宽。 虽高山仍旧不见尽头,但同行者越多,动力便越强大,甚至许多人已不在乎尽头,只知这么多人同行,已是幸事。 当然,这一切的根本,是太古时期的天地不同,那时元力浑厚,人族虽孱弱,但有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那些原本只有特定血脉才能施展的法决和神通,经过改良后都能在经脉中运行,绝没有任何排斥反应。 再加上,人族的天赋虽不一,可繁殖能力远比其他种族更强,如金乌一族,生来一代最多只有十人,且三千年才为一代。 人族没有这么多限制,想生就生,有的家族从一开始数十人,几百年就有了上万人,不管概率再小,其中总有天赋出众者。 这和李尘所认知的又有不同,只因在当今的世上,人族根本无法动用特殊血脉的秘术。 这世上似乎只有他一个人是异类。 太古时期,有先贤曾说过人族血脉的特别:传闻中,天生神灵化身一百零八异种,双目成日月,就连毛发都成了世上山林,此后,一些异种的血脉再经变异,世上才有了万物生灵,只是这些传说唯独没有提起人族,因此,曾有太古异种嘲讽,说人族是神弃之民。 直到我人族修行始祖苍,以大毅力经过大磨难,才终于创出属于我人族的第一步修行法决,千万年后,我人族崛起,再无一人敢说神弃之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