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八 革新之臣-《西周长歌》
第(2/3)页
在不太遥远的将来------
姬胡凝视着自己的新师傅,也在思忖着:王朝积弊重重,这是每一个人都清楚的事实。除非大刀阔斧地清除积弊,甩掉束缚住王朝手脚的那些羁绊,否则这个国家将在自我沉沦中衰亡而死。要做到这样的事,召伯虎这样的守成之臣能胜任吗?只有眼前的荣夷。出身卑微者,心里必然涌动着改变自己前途命运的强烈愿望,并会一往无前,排除万难地去实现它。这一点,是召伯虎万难做到的。
想到此处,姬胡打定了主意,突然握住荣夷的手,直视着他说道:「如卿所讲,待到孤亲政之后,也请先生不忘今日之诺,做个坚定的革新之臣。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帮助孤中兴周室,成就万世功业!如何?」
「臣无他,唯不负我王厚望!」
荣夷长跪叩首,黝黑的脸膛上热汗直流,分不清到底是汗水还是泪水------
「哦?革新之臣?大王竟如此高看这个荣夷?」
周公府后园鱼池畔,听完密伯的禀奏,周公定又往鱼池里洒了一把饵料。顿时无数金的,红的,白的鲤鱼争相抢食,平静的水面激起波澜无数------
密伯堆着笑脸恭维道:「还是公爷您高瞻远瞩,早就看出这个荣夷非池中物,着意结交与他。不然,一个小小的侍讲,小的打死也想不到如今竟是这般风光------」
大约饵料抢完了,池水又恢复了如常的平静。周公定冷哼一声:「结交?此人心机深沉,处事滑不溜手,不是谁想结交便能结交的。宋公子鲋祀,卫国的釐侯夫人,哪个不是对他客客气气,倚重信赖?可是他还不是说走就走?其心不可测矣!」
「那依公爷看,这个荣夷------不会把咱们当靶子吧?」自从井田侵地案之后,贵族们都有些风声鹤唳之感,难怪密伯会如此问。
「哼哼,这一回他举荐自己的徒弟任假副司马,又诱导大王提前亲政,你说他是把谁当靶子?」
密伯恍然大悟:「那不是------召------」
周公定摇了摇一根食指:「不可说,不可说也!」
冰雪消融,关中大地一派启耕备耕的繁忙景象。作为大疫之后的首次大朝会,今年的启耕大典尤其为天下所瞩目。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少年天子姬胡已及弱冠之年,亲政不远,更因为今年的大典周王将对来镐京朝拜之诸侯采用「九宾之礼」。这可是只有天子即位,或取得重大战事胜利后才会沿用的大礼节。
在那个久远的时代,时令对人世活动的节制无处不在。这种节制的最鲜明处,便是天下所形成的春秋出而夏冬眠的活动法则。东周后世的「春秋」之所以得名,正在于记录春秋两季发生的大事,实际便是记录了整个历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