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五 鄂国的两难-《西周长歌》
第(2/3)页
荣夷摇摇头:「时机尚早,需得让鄂国上下尝到无盐可食的困窘,届时才是你出手之时机。再说,这里是即墨,盐行做出的决定公议,你也得遵守。」
「那师父的意思是------」
「你收拾一下,将即墨的事务交由你兄长猗澜打理。你自己速速前往洛邑。」
「洛邑?」猗恭不解地抬头,师父做事总是这般出其不意,令他费解。
荣夷无奈轻叹:「事事都需解释,你这慧根远不及你师妹矣。洛邑乃天下之中,离鄂国又近,若到了鄂国举国缺盐之时,必是首选的购盐之地。你预先到此地铺排,届时还怕鄂国人不上门求助么?」
「妙啊!」猗恭一脸恍悟:「洛邑乃周王畿之地,焉能不听师父这位王使的命令?师父这步棋,妙极!」
「不。这次你一人先去,我随后再来。」
「这是为何?」猗恭心里有些虚,没有师父王使的身份,他担心自己在洛邑施展不开。
似乎猜透了徒弟的心事,荣夷断然道:「我会给洛邑官市司去书,让他们照拂你一二。至于我,毕竟这次出使乃是为了伯姬公主出嫁之事,还得前往临淄与齐侯议定婚期,事毕再去洛邑与你会合。」
「诺!」
鄂国朝堂之上,一场激烈的辩论已经持续了好几天,双方相持不下,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辩论的焦点议题乃是到底要不要立即出兵夺取铜绿山。以鄂世子为代表的一班武将与大部分鄂氏宗室,主张趁着吞并番国,举国民心士气大涨的机会,立即出兵铜绿山,与随国拉开架势大战一场,不夺回铜绿山誓不罢休。
而反对的则是以鄂国国相为代表的文臣大夫及一部分宗室,理由也很充足。番国被灭大部乃是其内讧消耗了国家实力,并非是鄂战之功;且吞并番国之战耗费了大量的国库存资,眼下新粮未收,陈粮已尽,府库之财多已耗尽,实在支撑不起另一场大战了。再说,随国兵强马壮,国政平顺,远非番国可比。真要一战,并无太大胜算,而损耗必将远胜于灭番之战。以此忖之,还是养蓄实力,以图将来大举似更有把握。
鄂世子气得哇哇大叫:「老相国说什么?难道说灭番之战靠的是两个女人,而不是我将士奋勇当先之勇武?你这话,如何面对战死英烈?你身为相国,谋国不协力,专门在朝堂无事生非,焉能居相摄位--------」
鄂相被世子这一抢白,也是怒火中烧,花白胡子不住抖动着:「世子竟如此看待老臣?也罢,老臣得罪了储君,也无颜再立足于朝堂之上了。老臣可以乞骸骨还乡,然该说的还得说,此时不是征讨铜绿山之机。不说别的,灭番之战成周八师未能出兵,听说召相已被朝野指点。如今,你还想出兵铜绿山,那可是大周王脉,成周八师能不出兵?隗多友,卫国战神,世子敢与其一较高下么?」
「有何不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