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二 齐纨-《西周长歌》
第(2/3)页
在这齐宫之中,能被称作「夫人」的,就只有伯姬和党孟妊了。难道这养尊处优的周室公主,竟然亲自入蚕室缫丝制绢帛?一时之间,吕寿好奇心大起,对身后正要高喊:「君上驾到!」的内侍摆了摆手,自己趴在窗棂边,从窗缝向里窥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情景。他只在大婚那日见过的伯姬,顶着一头珠翠,身披锦衣华服,与今夜这位布衣荆钗的采桑妇浑若两人,却自有一种自然天成的风韵,与后宫诸女迥然两异。
只见伯姬皱着眉头,接过那新制成的绢帛,用手掌轻轻揉了揉,再放到脸上蹭了蹭,神情十分专注。末了,她轻叹一声,放下绢帛说了声:「的确行不通,原本以为齐国享尽鱼盐之利,莫不是织造之事亦可借利,看来此路不通啊!」
「夫人,那怎么办?是织造工艺的问题还是在缫丝环节下功夫?」
「织机要改造,最好能加密梭子,待我晚上再画图。你们也
在民间多多走访,或许有些高手匠人有奇门异术亦未可知……」
伯姬滔滔不绝地与织女们反复探讨着制丝织绢的工艺流程问题,根本没有注意到站在屋外的齐侯吕寿。这反倒更加刺激了吕寿的好奇心,他转回头问那名领路的老侍女:「公主……啊不,夫人她擅长织绢吗?」
「是。奴婢亦是听闻陪嫁来的王宫媵女们说过,公主自幼喜采桑织造。其生母殉葬先王之后,公主有数年独居不出,只以织绢打发时光,是以技艺高超,我齐宫中的织女丝匠皆望尘莫及。」
吕寿听得频频点头,自言自语道:「真没想到,她还有这门技艺……」
「还不止呢!」素日寡言的老侍女今日话倒是多了起来,喋喋不休道:「公主觉得现在宫里的织绢太过于粗糙,想自己改进工艺,制作出远胜于关中与中原其他诸国的更细更柔的绢帛,届时天下求之购之,也可为齐国增加一份财税收入。对了,公主连这新绢的名字都想好了,叫「纨素」,也可称齐纨。」
「纨素?齐纨?」吕寿喃喃念叨着,他忽然好想进入伯姬那满是纨素的世界中去,看一看究竟。可屋里的伯姬沉浸与投入的样子,分明不会给他留一点空间。
「唉——」他悠悠长叹一声,吩咐道:「告诉夫人,寡人来过了。既然她忙,寡人改日再来看她。」说罢,旋踵将走之时,又回身吩咐一句:「你等小心侍候夫人,莫要让她太过于操劳。」
「诺!」老侍女微扬嘴角,轻声应了一声:「这是奴婢们的本份。」
接下来的时日,周室公主伯姬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齐侯夫人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齐纨的事业当中。白日里泡在蚕室,一次次地试验如何在缫丝过程中加入各种辅料以增加生丝的柔软度,米酒,醋,蜂蜜……不一而足;夜里在灯下反复校对羊皮纸上的织机图案,忙得不亦乐乎,连新年的元日宫廷庆典都未能出席。
夏宫里的党孟妊依旧是老样子。每日相夫教子,变着花样烹饪调味,歌舞怡情,只为将夫君齐侯的身心永远留在自己这儿。南宫夏宫反而一时相安无事。
有变化的反而是齐侯吕寿。如今根本无须史官的那支秃笔威胁,他便自觉自愿地一月两回地前往南宫看望新夫人,说的准确一点,不是初一十五的日子,他也会去,且光顾南宫的频率日渐增加。可惜,伯姬从来对他淡淡的,不是埋头于如山的蚕丝堆中,就是泡在织机房里。纵使迫于礼制出来迎候,也是一副蓬头垢面,懒于梳洗的样子,言语之间神色怏怏。那意思,分明是嫌弃吕寿占用打扰了她的工作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