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思想-《一切从寻秦记开始》


    第(2/3)页

    李斯惊叹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齐师弟好气魄,李斯佩服!只是……非是我法家残暴,但若是不用严刑重典,又如何能够使民众服从法律呢?若不用来维护上位者的权威,又如何能够使上位者推行法家的政策呢?”

    李斯不愧是这个时代法家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提出的问题全都是出于实际需要的考量,而非空谈理论!

    但法律经过东西方两千年的发展,到了现代,法律制度早已趋于完善成熟,这些问题当然早就已经得到解决!

    陆云舟笑道:“都知道河水泛滥的时候,堵不如疏,其实想要让民众遵守法律,也未必需要一味的让他们恐惧、害怕,如果法律可以成为一种保护百姓人身和财产的武器,让他们感到法律的存在是对他们有益的,在遇到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能够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时就会人人自发拥护法律、遵守法律,而不需要统治者的高压政策来逼迫。”

    李斯和韩非闻言,均深受震撼,这是他们从来没有涉足过的领域,但是细思之下,又均觉得十分有道理。

    一旁的段恒、解子元和赵普三人也都陷入了深思,段恒和解子元身为儒家门徒,与法家天然就势不两立,但陆云舟此话,却是让他们难以生出反驳的想法。

    在陆云舟给他们构建的社会中,似乎真的能够做到国家安定、百姓安居。

    陆云舟微微一笑,继续道:“至于第二点,我认为法律的存在天然就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听闻此言,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陆云舟,不明白他怎么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陆云舟笑道:“虽然如此,但是法律却不能够仅仅用来维护上位者,成为统治阶级作威作福的工具,因为这样就会失去法律的权威和公信力!要知道压迫力越大,反抗力就越大,百姓心生怨怼,民怨沸腾下,甚至会揭竿而起,推翻政权。一种制度,只有符合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够稳定的维持下去,否则人心所逆,就是亡国之时!我认为法律应该具备公平、公正、公开、共享四个基本特征!所以,我认为天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众人均觉深以为然,公元前八四一年,周厉王的暴政就曾引发了国人大规模的暴动,愤怒的百姓围攻了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慌忙出逃,渡过黄河,逃到了边境彘。西周由此才开启了长达十四年的“共和行政”。

    远的不说,就说近五十年内的事--在公元前三〇一年(楚怀王二十八年),楚国“恃其国大,不恤其政”,爆发了庄跷为首的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将偌大的楚国打得“分而为三四”,起义军甚至一度攻进了楚都郢,差点颠覆楚国的政权!

    这个庄跷武装起义失败后,就带领部众入滇,建立了滇国,成为第一代滇王。他的后代在寻秦记原著中也出现过!

    李斯喃喃道:“只有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人心所逆,就是亡国之时……公平、公正、公开、共享……这能够实现吗?难道……我们以前都错了吗?”

    韩非浑身一震,竟长身而起,对着陆云舟拜了下去,陆云舟连忙起身扶他,却听韩非激动地口齿不清道:“韩……韩非,恳请……拜齐……师弟为师!”

    陆云舟心中惊讶,连忙扶起他,说道:“韩师兄,我们只是互相交流见解,不必如此!”

    韩非呆了一下,站直了身体,深深看了陆云舟一眼,一双极为有神的双眼精光闪闪,嘴上却嗫喏着说不出话来。

    段恒在一旁啧啧称叹:“齐雨,想不到你是法家的,你以前也藏的太深了吧!”

    解子元道:“法家的理论我一向不认同,但是齐师兄说的却很有道理,这是利民之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