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见状,三角堡垒上的守备兵长立刻调整了战术:“丢火油!烧掉这些长梯。”不仅如此,他还让赶紧让炮兵开火,以炮对炮,轰击向正在开火的敌方炮兵阵地。“把那帮侏儒种的火炮打掉!” 为大炮做战斗准备需要时间,以及对于细节的高度重视。颗粒状火药被装入炮管,然后向炮管内填入木制的炮塞,用铁棒狠狠压紧,以确保无论何种情况,除了受到火药爆炸的冲击力外,炮塞绝对不会飞出炮膛。然后,炮手们将石弹抬到大炮前端,小心翼翼地填入炮膛。 虽然炮弹的口径是和炮膛匹配的,但实际上现在他们使用的前膛炮,通常炮膛尺寸都会比炮弹略大上一点。一来,这的确是铸造工艺方面的缺陷;二来,则是方便发射霰弹或者葡萄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填装之后,炮手还要用长杆将皮革条、亚麻布条之类的东西塞到炮弹和炮膛之间。 因为讨伐军的火炮阵地是昨日建立起来的,三角堡垒上的炮手长已经进行过距离测算,并且专门为此调整过火炮的射击角度,所以完成了装填之后,炮手长直接从一个内侧糊着黄泥、盛满烧红煤炭的木桶里,抽出了一杆尖端被烧红的铁钎,将按在了大炮的火门上面。 砰、砰、砰、砰、砰…… 就像授勋的国王那样,炮手长依次点过三角堡垒上五门身管炮的炮门,五声轰鸣几乎连成一线。非常敦实的三角堡垒,都由于这五连发射而微微颤歪了一下。若是在瓦林斯堡的城墙上,在间隔如此贴近的情况下这样发射炮弹,火炮对于城墙的摇动情况估计会更加严重。 这轮齐射使用的炮弹,都是瓦林斯堡原先储藏的花岗岩石弹。之所以没有使用穿透性更强的铁弹,是因为考虑到对方火炮阵地掩体没法直接打穿,只能通过“跳弹”的方式,让炮弹砸在火炮阵地前方的地面上,再反弹起来跳过掩体对后方的人员进行杀伤。 由于提前已经做好了测算,五门火炮齐射,不仅所有炮弹都成功越过了掩体,甚至其中有两门炮弹还直接砸中了敌方为了保护火炮而在掩体上加装的木制栅栏。 即便三角堡垒的高度有限,身管火炮又都是平射,可是以高打低还是打出了一些优势。在全都使用中型火炮的前提下,三角堡上的火炮要比那些讨伐军的火炮射程更远。虽然有掩体遮蔽而看不清楚杀伤情况,但是对方火炮阵地在遭到炮击之后,连续炮击的势头还是被打断了。这说明,三角堡上的火炮的确给对方造成了不少伤亡。 而这,也造成了其它一些连锁反应。讨伐军一个火炮阵地的稍稍哑火,让瓦林斯堡城墙上的守军得到喘息的时机,他们立马从防跑洞里钻了出来,对那些正在攀爬、攻击三角堡垒的重刑犯连队进行了一波排枪扫射。 拥堵在三角堡垒下方的几百个人,就像是一群被驱赶到一处、等待被屠宰的猪猡似的,一排弹丸从瓦林斯堡的城墙射出,当即就有十几个人“噗通”倒地,他们每个人至少身上都挨了一枪。 而正在拼命爬墙的攀登队,同样也遭遇了挫折。守军从三角堡垒顶端倾泻下一桶桶从城里收集来的油脂,这些黏糊糊的东西沾在木制的爬梯上,正在攀登梯子的重刑犯敢死队立刻出现了打滑的现象。有些人一个没抓稳踩牢,随即就跌落向地面。 而这,还不是最惨的。洒完了油脂,守军一方立马就丢了十几只点燃了的火把。火焰沾在油脂上面,立刻就熊熊燃烧起来,将三角堡垒下方化作了火海。一时间,七八架木制的爬梯、聚拢在三角堡垒下方的重刑犯、许多甲胄精良的攀登队员,全都被火焰引燃。 烈火炙烤着那些人的皮肤,而且因为沾染了油脂,所以这种火焰还非常难以被扑打熄灭。聪明点的,又或者身上粘的油脂比较少的人,若是原地打滚兴许还能压灭火焰。而脑子笨点的、身上粘的油脂比较多的人,则没那么好的运气了。他们不断哀嚎着,最终被点燃成一道道人形的火炬。 甚至,有些被引燃的人由于求生心切,会不由自主地扑向向周围的人来寻求帮助。在出现了被引燃者抱着一个本身没被点着的人,一齐悲惨地被烧死的情况之后,那些还想要向其他人扑过去的被引燃者,能够得到的东西,就只有冲着他们天灵盖狠狠砸过来的一刺槌。 “掷弹兵!给我压制守军!”负责指挥重刑犯连队的督战队士兵,纷纷大声喊叫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