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方腊生气了、水泊梁山聚义了(求订阅)-《我把诸天系统上交啦》


    第(3/3)页

    一阵安抚和慰问后,方腊带着憋屈返回了家。

    想他方腊也算是青溪县知名人物,依靠宗族,从一个小小的雇工成为一方豪商。

    本以自己跟方家可以实现阶级跨越,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为士大夫,谁知道自从新官家登大位,自己这生意是越干越差了!

    若不是家中还有积蓄,也许方腊早就遣散家仆,搞一个宋朝版大破产了。

    可惜这帮该死的鬣狗,是嗅到他们方家好欺负的味了。

    方腊回到家,本想寻小妾宣泄一下烦躁,刚开门便看到妻子方氏正坐堂前。

    “你怎么来了?”

    妻子方氏面无表情道:“我是你妻,我难道不能来?”

    方腊挥挥手,让下人全部离开。

    抱着老妻去卧室,一阵粗暴动作后,方腊心中的怨气消散了不少。

    方氏则扮演着合格的妻子,跟方腊诉说衷肠:“最近压力又大了?”

    “哎,何止是大,日子简直没法过了。”方腊也把最近几日的事情说了出来。

    听到夫君嘟囔这个,方氏跟着抱怨:“苛捐杂税猛如虎,我看这大宋要出事了!最近大宋天灾人祸也变多了,这国……必亡!”

    啪~

    方腊巴掌狠狠拍了方氏:“臭婆娘,别多嘴,小心隔墙有耳。”

    方氏吃痛,她朝门外看去,确认无人后才小声道:“咱们都是摩尼教的人,装什么大尾巴狼?”

    “那也不能说!”方腊瞪着妻子:“隔墙有耳,必须注意!身份若隐藏不好就要掉脑袋的!”

    本是雇工的方腊为何能在短短的十多年成为巨富?

    他除了聪明的头脑,还有一些敏感的身份帮他积累原始的财富。

    这个身份,就是摩尼派的信徒!

    摩尼,是他的靠山。

    摩尼也是叛乱的祸乱分子,朝廷的心腹大患,一个绝对不能在明面提及的东西。

    方氏畏惧地点头,随后道:“老方,你知道老虎山大爆炸不?”

    “老虎山大爆炸?”方腊这几天只顾着招待官吏,希望多赚点钱,哪晓得外界发生的变化。

    方氏站起身,不顾坦露的白皙,然后将这几天收集的东西告知方腊。

    老虎山大爆炸的事情是从方氏来往商队口中知晓的。

    几年时间,春风商队经过了爆发式发展。他们的名头在宋朝非常响亮。

    虽然春风商队的人愿意传授技术,但是很多东西都比较落后。

    一些赚钱的核心物品,他们更是只售不教技术。

    这导致宋朝每天都有大量商人前往余杭镇采购各类或者奢华,或者各地急需的物资。

    商队从余杭镇采购精美的商品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售卖的商品畅销宋朝全境。

    方氏最爱的香水跟美白化妆品,就是春风商队销售的。

    消息自然也是在余杭镇采购物资的商人传过来的。

    “老虎山天罚?疫病降临?”听到老虎山爆炸,方腊的脑子忽然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也许……不,不行……起事危险太大。百姓还没到活不下去的时候!不可轻易起事。”方腊脑子如此想着。

    “夫君,怎么了?”

    方腊看着自己的妻子:“翠花啊,我想,我们要多多收集余杭镇跟老虎山的消息。”

    “有什么用?”

    方腊冷笑着道:“你可记得大宋朝廷从春风商队采购的武器?”

    “短短几个月便提供几十万精良钢铁武器,自然记忆深刻啊。”

    “这些春风商队的人虽然打着幌子说传授知识,但我看他们满脑子装的都是钱…呵呵…我有一计,我们可以跟这些人做生意。”

    “跟他们做生意?”

    “对,来,我详细跟你说一下……”

    在方腊这边有组织,有预谋地进行一些活动的时候,遥远的水泊梁山也因为赵佶的胡闹而乱了起来。

    水泊梁山之事闹得并不大。

    自从赵佶登基,大宋的百姓发现最近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

    能体现生活成本的最简单的是粮食和食盐。

    粮食跟食盐的销售价格直接翻了几番。

    百姓们只能怒骂奸商!

    水泊一带的商人却大道委屈。

    他们说这几年天气太过寒冷,粮食大减产,粮食价格自然卖得贵。

    虽然有从余杭镇传来的人力耕作工具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但朝廷贪婪啊!

    粮食增产后,在中枢当官,深受赵佶信任的蔡京为了满足自家领导的喜好,开始征收部分税赋用作取悦对方。

    蔡京麾下的某个官员为增加钱粮,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还使出了一个混招。

    他将水泊梁山方圆八百里纳入公有。

    宋朝为了税赋可是费尽了心机。

    他们制定规定,让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

    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宋朝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水泊梁山附近的百姓愤怒地砍杀收税小吏,然后躲到水泊之中过日子去了。

    你还别说,不给宋廷交税,他们的日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了起来……

    /64/64010/19331246.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