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家庭的恐慌-《青春无怨季落情》


    第(2/3)页

    韶云虽然在内心深处渴望着读书,想把高中读完,但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更无法摆平现状与学业日益尖锐的冲突,内心除了煎熬还是煎熬。

    “妈,我不读书了,回来帮你和姐干农活,有两年就翻过身了。”韶云忍着内心的煎熬对母亲说道。

    在韶云提出辍学的时候,一家子人都沉默了,几个姐姐特别不能接受,因为一家人就供着这么一个弟弟上到高中,其他人都没有机会读书,高中没有读完怎么能甘心放弃。而作为母亲听了韶云的话,一下子哭的更厉害了,哭着教训道:“傻孩子,你爸要是活着,非打断你的腿,你可知道,他活着的时候常在我面前说过一句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长本事,可不能一辈子让你窝在农村,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地上做个农民。”

    看着母亲难过的表情和哭着的悲伤,韶云鼻子一酸,一把扶住快要气晕的母亲,头痛苦地摇着,说:“妈,您别伤心,别这样难过,我听你的话,把高中读完…….”

    但话说完,韶云却痛苦地揪着自己的头发,他很无助,也没有成熟到能自己解决一切事情的能力。

    “妈,这样吧,我一个月拿20元,给弟弟读书,看看老二,老三,老四,也拿一点,大弟弟小孩小就不拿了,这样我们几个供着弟弟把书读完。”大姐看到母亲的悲伤和难过的弟弟,建议道。

    在大姐的带动下,三姐和四姐点点头,表示愿意拿,而二姐做不了主,拿眼睛看着姐夫,在大家的目光中,一向比较抠门的二姐夫,用他那做木活的眼睛斜着看看韶云,最后咬咬牙说道:“妈,大姐,既然大家都想着给弟弟读书,你二姐和我也没啥本事,一个月没几个进项,我也尽力吧,我出。”看见几个姐妹都没有意见,大姐最后敲定每个月,由她负责把姐妹的钱收集在一块给韶云读书。

    看着姐姐们为了自己读书,不顾各自家里的困境,鼎力相帮,韶云的心里很感动,他默默地记着姐姐们的情谊。

    韶云作为一个高中生,处在一个自身的心灵世界,无人知晓的内在状态。他有自己的梦想和渴望,而作为社会人,一方面,他在学校是一个学业成绩平平的学生;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爱写诗、文章也不错的大男孩。

    学校里不管在女生当中,还是在男生当中,韶云还是普遍受欢迎的,虽然话不多,但为人诚恳仗义,而在家庭中由于是老小,总能在许多方面得到大家庭的照顾,特别是母亲的关爱。

    家庭的困境并没有阻碍他的梦想,和为梦想而努力的家人们,听着几个女儿愿意为上学的弟弟付出,母亲停止了哭诉,用手背手掌擦拭着脸上的泪水,韶云僵硬地走过去拉着母亲的手,这一刻他更像个孩子。家庭的困境需要大家努力,在慢慢消化对父亲的悲伤中缓过劲来,沉重的心依然在外边的风雨中沉浮着。

    雨像瓢泼一样哗哗地倾倒着,风吹着树梢发出犀利的哨子声,大地和村庄都在雨雾中哭泣着,是老天的悲哀也是韶云的悲泣。

    一家人商量过后,决定把耕牛先卖掉,换一头小牛养着,一来可以腾出一部分钱还债,二来,小牛养着开年也能下地干活。

    父亲走了没人使唤耕牛,家里的农活只能靠姐夫帮手,不然种不下来,大哥独立出去,还要找点副业填补家用,两个孩子要花钱的地方多,困难也不小。好在分开后,家里的土地由母亲和姐姐种着,秋午二季还是有不少的粮食收成,困难难不倒勤劳的农民。

    韶云暗下决心,每个周末回来帮着干农活,眼看着母亲的身体日渐衰老,体力和精力都不好,自己一个无用的书生,怎么忍心看着她操劳而无动于衷。

    姐姐看大家都平复下来,就忙着去厨房做饭,没有父亲的日子,一大家人还要坚强地活着,韶云牵着母亲的手,抚慰着她那受伤的心,娘俩拉在一起的手感受着彼此的温暖。心灵的伤在慢慢地愈合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