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旁观者-《洪武生存指南》
第(3/3)页
江南乱战过程中,西吴的东线屏障有两人,吴祯守江阴,耿炳文守长兴,一北一南,扼守要隘,让张士诚寸步不得西进,也让朱元璋西征陈友谅时无后顾之忧。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吴祯为江阴侯,耿炳文为长兴侯。
耿炳文还顺利活过了洪武朝,靖难之役,一度成为南军统帅,奉命讨伐燕王。只是再然后结局就有些不清不楚。
再说吴氏兄弟。
既然华高只打算干三年,老朱选择吴祯为海军副都督,用意也非常明显。
朱塬想着,倒是好奇另外一个,问华高道:“大人,吴良当下在哪路军中?”
华高听到这个问题,表情里透着些古怪,笑道:“吴良,那可是个周全人呵。当年守江阴,不爱财帛,无意美姬,每日勤于练兵,闲暇听儒讲学,还兴办学校,鼓励屯田,减免赋税,以致江阴上下一心,使张氏不敢东顾。主公赞其为当世吴起,令宋濂为诗褒之。张士诚平,吴良积功为镇国上将军,转任苏州卫指挥使,镇守苏州。”
朱塬眨着眼睛听完,感觉哪里不对。
很不对。
瞄了眼华高表情,确实不对,这一连串说唱一样,但,明显不是夸啊。
而且,最后……
朱塬顿了顿,又问:“耿炳文呢?”
华高看过来,表情里透着些对朱塬一针见血地发现了甚么的赞赏:“耿炳文,资善大夫、镇国上将军、大都督府佥事、兼太子右率府副使,当下正从大军北伐中原。”
对比这么强烈吗?
朱塬脖子有些僵硬地转向海面上那浩浩荡荡的海军舰队。
再想想吴氏兄弟两个。
吴祯,海军副都督,从二品,将来还可能更进一步。
吴良,苏州卫指挥使,正三品。
弟弟都跑到哥哥前面了。
稍稍一想华高之前那一番话,朱塬就能明白问题所在。
吴良……
确实太周全了,以至于周全到有些过头,过头到让老朱都开始忌惮:你一个带兵的武将,又是听儒讲学,又是开办学校,又是减免赋税,把一个地方经营的上下一心,你想做什么?
问题在于……
华高是旁观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华大人或许是从结果推导出了原因,因此没想到更多。
朱塬却突然觉得吧,自己,却不能算和华高一样的旁观者。
倒是……有点迷了。
这事儿吧,抽空得好好琢磨琢磨,琢磨琢磨。
wap.
/94/94354/21181328.html
第(3/3)页